现代创新理论研究的拓展浅析(1)
2016-03-02 01:00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现代创新理论研究的拓展浅析(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本文基于对国
【摘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经典企业创新理论的系统回顾和梳理,并结合现代企业创新活动发展特征,分析了现代企业创新理论研究的三大拓展方向,即从局部研究向系统研究拓展、从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拓展、从一维研究向***研究拓展。
【关键词】 现代创新理论 拓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变革,创新已日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纵观国内外成功企业走过的历程,企业发展的历 史就是创新的历史、企业竞争力的不同就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同,企业持续竞争上风的来源从实质上而言取决于企业对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把握现代企业创新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理论的创新,对于指导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经典创新理论的系统回顾
创新理论研究始于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创新的内涵、创新与企业家、创新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等内容。熊 彼特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并把创新概括为五种类型:产品创新、生产方法创新、市场创新、原材料创新和组织创新。
熊彼特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深进的研究,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过程分析。一般以为创新研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治理创新、市场创新和文化创新。而后创新理论的研究形成两大独立分支: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二是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
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斯菲尔德、卡米恩和施瓦茨、门斯等,他们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了技术创新、将创新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进行综合,初步搭起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框架。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其中、曼斯菲尔德、在研究技术创新推广题目上,提出了模仿论。提出了技术创新与创新模仿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变动的速度。为了考察同一部分内技术扩散的速度和影响技术扩散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他提出了四个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专利权的影响很小、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新技术本身不发生变化、企业规模的差异不影响新技术的采用。
卡米恩和施瓦茨在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题目上,提出了市场结构论。他们主要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状 态之间的“中等程度的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
门斯在研究创新群集理论上,提出了技术僵局论。他以为, 缺乏创新是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而与此同时,经济萧条构成了技术创新高涨的主要动力,由于只用此时“资本才能克服承担风险的厌恶,并依靠于可能会获得的基本创新”。
西方创新理论引进我国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者跟踪世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结合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实践,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机制、过程与治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傅家骥等所著《技术创新一中国企业发展之路》,许庆瑞所著《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治理》等。
2、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代表人物是戴维斯和诺思。戴维斯和诺思在《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中阐述了制度创新的含义、制度创新的推动因素、制度创新的过程分析。他们以为,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此外,在制度创新研究中还有舒尔茨的制度调整论、拉坦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进步》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的提供者,必然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变迁以及经济的动态增长而做出反映和调整”。坦提出“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