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理论依据及误区(3)
2016-04-01 01:13
导读:综上可知,实施多元化战略必须谨慎从事,切莫不顾企业自身实际,凭主观意志盲目涉进陌生领域,甚至放弃主业,一味只顾把企业做大,否则,不仅难以
综上可知,实施多元化战略必须谨慎从事,切莫不顾企业自身实际,凭主观意志盲目涉进陌生领域,甚至放弃主业,一味只顾把企业做大,否则,不仅难以达到分散企业市场风险、降低用度的目的,而且还可能引起治理上的困难和混乱,甚至拖垮企业。
三、企业应如何实施多元化战略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那么,企业应如何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呢?
(一)必须结合企业自身条件,谨慎从事
多元化经营战略跨越了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范围,需要新的技术和新的治理知识;同时,由于过度分散资源,稍有不慎,就会使企业蒙受损失。可见,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要三思而后行。那么,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要考虑哪些因素呢?笔者以为企业是否实行多元化战略,一是应力戒浮躁和追求暴利的心态,认真研究行业演变的内在规律,利用产业全球化的机会,在国际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二要考虑企业是否具有进进新业务的技术和治理经验,是否具有协调不同业务的能力;三是必须熟悉多元化所带来的利益能否足以弥补由业务多样化带来的治理本钱的增加;四是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公道配置和有效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活动性的有机协调,在资金上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重点抓好核心企业
多元化经营模式下,企业应该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业务,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上风,确保公司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求得长期的生存、发展、盈利。故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然后再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上风,考虑是否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没有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能力,终极结果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上风也丧失了。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注重主业与副业的关联度和融合度
对实施多元化的企业而言,多元化首先是相关多元化,只有在相关多元化已经完全确立了企业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以后,才能进行非相关多元化。要进行非相关多元化,必须选择切进点,并经过精心预备才能进进,一旦进进,后面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该领域进行相关多元化,只有当该领域的相关多元化彻底成功之后,才能再推行新一轮的非相关多元化。因此,中国企业在多元化的过程中,要对业务领域之间的关联有明晰的熟悉,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这种关联对新的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四) 实施多元化战略,不能盲目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应有一个适度的题目,若超过适度规模,就会带来较高的内部交易本钱;同时,由于规模大,治理幅度和治理层次增多,个别部分的责、权、利无法体现,缺乏激励机制。因此,在做大、做强企业的过程中,要防止为做大而做大,扩大企业规模应在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的条件下,以企业综合要素的进步和企业的长期均匀本钱降低的临界规模为准则的。若不顾市场、资金、技术、资源、企业布局和治理水同等因素的制约,一味地贪大求多,很轻易因“食多”而发生“哽咽”,不仅不能实现规模效应,而且还可能拖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