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产业结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2016-04-19 01:02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从产业结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 产业结构升级是
摘 要 产业结构升级是在新世纪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鉴戒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经验来看,应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并通过直接投资来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和优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对外直接投资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现状
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行业领域几乎囊括了三大产业的各个领域
   从品制造加工、农业种植、资源开发、运输到餐饮、咨询服务、开发,以至综合贸易、业和房地产业等,皆有涉足。在产业项目中,又广泛涉及纺织、轻工、机械、、冶金、化工等多种行业领域。投资涉及的产业范围虽广,但从总的经营情况来看,还处于布局零散、个别占领的状态。
1.2 对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资源开发业和低级加工制造业
   按照投资额,在中国全部海外投资中,资源开发投资占29.4%,工农业生产投资占51.6%,两项合计占81%,其他投资仅占19%。
1.3 对技术密集型项目的投资近年有所增加,新建了若干高科技企业
   如中信公司在香港合资开设的亚洲卫星公司,赛格在香港建立了生产精密集成电路板的工厂(投资总额达3.12亿美元),以及以联想、四通团体为代表的技术型跨国团体等。但从总体上讲,中国在海外投资企业中高技术企业的比率还很低,对外投资的低技术格式仍未改变。
1.4 从业范围出现了“交叉进进”的多样化趋势
   中国企业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在坚持以一业为主的同时,逐步向多种经营转变,从生产一种产品到生产多种产品,从一个行业向多种行业稳步拓展,从而呈现出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交叉投资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外贸公司不断扩大境外加工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产业企业向贸易业和其他行业领域扩展,以劳务输出、承包工程为主的对外技术合作公司,正逐步向纺织、轻工和电子等行业延伸。这种交叉投资的多角化方式,符合跨国企业的一般发展趋势。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
2.1 边际产业基准
  20世纪70年代,日本小岛清教授提出了比较上风论,也即边际产业论。他以为,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于比较上风的驱动,并可以改善国内产业结构。中国目前的国情与日本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国情有相似之处,即存在着借助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正在进行的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发挥推动作用的客观要求。因此,小岛清教授的比较上风论值得我们在对外投资产业选择上加以吸收与鉴戒。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一国应将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转移至该产业正处于上风地位或具有潜伏比较上风的国家,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取比较利益。中国在纺织、食品、轻工等行业拥有过剩的加工能力和技术。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内市场上已经饱和,属于“边际产业”,把这些产业转移到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低门路的国家,将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显然,这一基准适用于上风型对外直接投资。
2.2 产业相对上风基准
  产业相对上风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以及资源供给的便利性或产业的市场上风等。利用产业相对上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对国内相关产业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产业部分。对前向关联度高的产业来说,若选择低级产品的国际生产,就能为本国相关的中间产品和终极产品生产增加资源供给,有效利用国外资源促进本国产业成长。而对于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来说,若选择终极产品的国际生产,则能带动中间产品乃至低级产品的生产扩张,有效利用国际市场促进国内多种相关产品的生产。另外,在考虑产业关联度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避免对国内粗放经济形成某种扩张效应,而要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为战略目标。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3 对国内相关产业的辐射效应基准
上一篇:零售企业再定位策略实证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