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1)(2)
2016-06-23 01:01
导读:不完善的绿色物流发展“软件” 治理体制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是很强。物流的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而治理且属于不同的政府
不完善的绿色物流发展“软件”
治理体制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是很强。物流的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而治理且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分,各职能部分对现代物流缺乏同一协调的战略思想,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物流部分来规划物流的发展,造成物流资源的分散和浪费。政府对物流的发展远景没有前瞻性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放任自流的现象。
环境教育的力度不强,消费者对绿色物流没有深刻的了解。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对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不够关心。
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由于我国绿色物流的理念形成不久,很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发展绿色物流的概念,没有真正具有超前意识往承担社会责任,只是象征性地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物流企业治理职员和业务职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所致。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既具有环境知识又具有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绿色物流的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脱节。由于我国提出绿色物流的概念没有几年,对它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研究的内容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强,存在理论与应用实践的脱节。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绿色物流作为一种良好的环保理念,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必须从发展其“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同时发展绿色物流的主体——企业,在两者的支撑下,一定能将绿色物流推向深处。
从“硬件”上进步物流基础设施绿化水平,绿化物流渠道
要对物流事业进行绿化改造,就必须重视我国物流现状,在公道配置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计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和网络构筑,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和人为浪费。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实行联合一贯制运输,充分发挥陆运、水运、空运的上风 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收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优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我们应在物流本钱(含社会本钱)最小化的情况下对运输方式进行有机的选择和组合,实行联合一贯制运输。另外,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运输治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正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治理系统(即智能运输系统),从而公众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体现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本色。
公道规划物流网点布局,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成为产销企业的中介,是整个物流企业的灵魂所在。为此针对我国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建设迟缓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利用城市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的特点,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然后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物流体系。这样,物流中心就充分利用了资源,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
引进先进的设备,进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先进的设备能够有效地代替简单重复的手工作业以节约人力资本,进步效率。所以我们应积极改进设备,进步机械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如在物流中心使用自动化的搬运设备),使绿色物流在更广泛的领域获得发展。
利用先进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绿色物流发展的网络平台 信息技术的威力不仅能改造旧的运行方式,而且能摒弃旧的规则,创造新的方式。正是有了信息技术,逆向物流、共同配送等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措施才得以克服高本钱而实现,并且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使物流渠道由原来的“金字塔型”转变为扁平型,有效地缩短采购周期,节约大量流通本钱。所以我们要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治理技术,加强条形码(BC)、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平台的建设,绿色物流也就在成熟的网络平台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