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企业改制与稳定发展关系的战略思考(2)
2016-07-07 01:01
导读:(1)把握和实践“三要两多”:即要结合自身实际,量文体衣,找准定位,不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重在预防风险隐患;要尽量降低改革本钱,注重效
(1)把握和实践“三要两多”:即要结合自身实际,量文体衣,找准定位,不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重在预防风险隐患;要尽量降低改革本钱,注重效益优先;多种模式选择,多种体制共存。 (2)把握和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兼顾学校、企业、职工的利益,构建***校园,保持产业队伍思想
政治的长期稳定,这是对校企改制的条件保障条件;二是必须切实保证减轻学校资金投进负担,降低和消除企业依靠学校的风险和后顾之忧,建立起防火墙;三是必须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合规搭建治理平台,遵循市场规律,办实事,求实效,促进学校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3)把握和坚持两个“实”字:一是划进资产经营公司的资产要干净、真实,在资产划转时,必须要按有关政策规定,剔除不良资产、债务,同时也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净资产划转时的真实性;二是资产经营公司治理的企业体制可以多元化,要务实。落实高校校企改革改制必须着眼于企业的稳定发展,组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落实国有全资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根本措施。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之后,即将开展对划转各企业(公司)的改制、改组等改革工作,这是一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高的任务,教育部周济部长讲它时夸大为“一把手工程”,也就是必须要有学校领导的强力支持,并采取正确稳妥的组织措施,才可能顺利推进和完成校企改革改制任务。因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效应十分重要。
一是从强化校领导支持力度着手,大力推进校企改革改制工作。进行校企改革改制存在困难的因素很多,要看到自身的校情特点:从学校层面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还存在经费紧缺,既不可能再对各校办企业进行资金投进,也不可能为企业改制不当(如采取多数企业职工分离方案)而付出巨大的改革本钱,同时也会带来不少新的矛盾,造成学校的不稳定,这并不利于构建***校园的目标。从企业层面看,客观地说,我校企业多年来保持了同学校步调一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顾全学校大局、服从学校需要的优良传统,学校委派和安置在校企的广大干部职工,始终能同学校团结一心,充分发挥着与其功能相当的服务保障作用,多数校企公司对学校做出了多重意义和效益明显的贡献。因此,学校与企业之间始终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保持着融洽、***、相辅相成的同一关系,企业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上述种种情况表明,推进校企改革改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和积极发展校办企业,必须要依靠学校领导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并切实采取一系列规范治理措施,制定积极扶持发展的政策,切实解决和处理好企业中存在的各种困难题目,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为企业做好做强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资产经营公司乃至所属企业才有生存和壮大发展的坚强后盾和组织保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是从保持稳定着眼,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改革改制的积极性。必须注重调动和发挥被划回到资产公司所属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维护产业队伍的稳定是条件和基础,保持企业的稳定就是保持学校的稳定。因此,要抓好校企改革改制,首先是要抓好企业稳定机制的建立,把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放在第一位。改革改制措施要体现人性化,把稳定、***、关怀体现到满足广大企业职工群众的利益愿看上。消除不稳定因素的有效措施、方法很多,如认真解决好企业职工的政治待遇、福利待遇、做到老人老办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调动各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团结凝聚力;才能促成企业的稳定发展,让企业与学校携手共进,构筑一幅***校园的美好愿景。综上所述,推动校企改革改制必须是稳步实施、稳中求变、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实现规范,实在践成败的重任,希看就寄托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上,寄托在各校企的正确理解和积极参与中,也寄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资产公司,通过它来具体贯彻改革改制工作方针和学校的部署,进行统筹治理、整合资源,采取各种激活措施,强化监视,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各企业参与积极性,实现防御学校可预见性的投资风险和经济纠纷的目的;起到畅通学校对产业队伍的治理、协调、促进生产经营以及维护稳定的作用;达到学校发展,企业受益,企业赚钱,学校受益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