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衰败的惯性解释及对策
2016-07-04 01:04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企业衰败的惯性解释及对策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 本文从物理学惯
[摘 要] 本文从
物理学惯性概念隐含的内在意义进手,指出惯性并非是自然界物体独占的特质,企业组织同样具有惯性属性,其发展在没有受到压力、威胁、危机与挫折等“外部气力”作用的条件下,也会保持稳定状态,按照原有的路径与模式 运行,进而从惯性的角度对企业衰败的根源给予解释。以此为条件,文章从组织结构、绩效考核、战略制定、文化创新 等多角度,提出以惯性治理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惯性;企业衰败;企业持续发展
一、企业发展的惯性特质
惯性作为物理学最基本概念之一,曾经引导很多物理学家深进思考和探索。
单从表面意义来看,惯性与惯性定律夸大的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受力之间的关系,是物体运动特有的现象。但是,假如透过表面,从外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条件角度,就会看到惯性与惯性定律在本质上反应的是事物具有保持自身运动状态不变的内在驱使力,即事物具有内稳定性特征,对变化与自身变革具有抵制特性。那么,惯性与惯性定律就决非自然界物体所特有,社会、组织与人的发展运动同样具有惯性特质。
事实上,企业在发展顺利或未受到阻碍的条件下,习惯于坚持以往运营模式的做法非常普遍。现实中,每一个企业都有保持发展运动范式不变的内在要求,对变革都有不同程度的抵制。正如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所说,在历史上,每一个成功的至公司在面对“意料之外”的事情时,总是拒尽接受。
组织
生态学的主要奠基者迈克尔·汉南和克里斯托夫·弗里曼同样指出,面对环境变化,组织很少能够在战略和结构等方面成功地作出重大调整。皮特斯·T在其所著的《第六项修炼》的开篇写道:成功之后衰败;学习之后怠惰——此一模式长久以来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这不是美国、欧洲或亚洲所独占的现象,而是全球性的通病。
结合人们对惯性本质的熟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发展运动也具有惯性特性。模仿自然界物体运动所遵循的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回纳出企业发展的第一定律,即企业发展中的惯性定律:在没有感受到压力、威胁、危机与挫折等“外部气力”的条件下,企业发展会保持稳定状态,按照原有的路径与模式运行,或者说,压力、威胁、危机与挫折等“外部气力”是企业改变自身发展范式——企业变革的诱因。
二、企业衰败的惯性解释
从系统影响力的角度看,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是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固然从长时间来看,企业的共同行为对环境改变具有一定的促进力,但在较短时间内,就单个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表现而言,这种促进作用非常渺小。正因如此,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保持对环境的适应性。
基于以上条件,结合企业发展具有惯性的特点,我们以为企业衰败的原因从根本上可以回结为一条:企业运行范式与发展模式没能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变革,终极与其所处的环境不相匹配。换句话说,简单地坚持惯性化发展是企业失败的根源。
1.战略惯性迷失企业发展方向。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一些内在因素,更取决于它与环境保持协调性的能力。因此,企业要持久发展,就必须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对自身的行为进行适时的调整。
实践中,受发展惯性决定的企业战略行为特性却与之相反。企业的战略制定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的发展经历,片面夸大发展路径的稳定,而不是考虑未来发展中与环境的关系变化。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企业战略只能在过往的环境特征下才能取得成功,在环境变化导致市场生存规律改变之后,企业战略不但不能为企业发展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而且会将企业引进错误的航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文化惯性僵化组织思想。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从内部来讲,它是企业行为的思想基础,在引导员工行为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将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目标牢牢联系在一起。从外部来讲,能树立整体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