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衰败的惯性解释及对策(3)
2016-07-04 01:04
导读:2.强化惯性治理,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1)完善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为惯性治理提供结构保障。笔者以为,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除了考虑工作开展、任务
2.强化惯性治理,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1)完善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为惯性治理提供结构保障。笔者以为,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除了考虑工作开展、任务完成,还必须将惯性治理作为一项基本职能融进其中,顺应环境变化对结构变革的要求。为此,对结构和运行支持系统的维护与改造功能独立设计将变得非常重要。
具体地讲,企业可在现行的组织结构框架之外,特设一个“结构与制度审查部”,负责环境变动的分析、猜测,及时进行环境变化预警;将企业决策中隐含的假设明晰化;对企业组织结构与运行支持系统开展审查,揭示其中隐含的危机,提出结构重组及运行支持系统修订的建议与对策。
“结构与制度审查部”作为特设部分,为保障其运行的有效性,应将其直接回属企业最高决策层领导,担负企业惯性治理的职责,其职员组成除了部分负责人及必要的辅助职员为专职外,其余全部由分布在各个领域、熟悉系统运行情况的企业内外职员兼任。
(2)实施结构与运行支持系统的会诊制度。企业在建立“结构与制度审查部”、落实惯性治理的职责基础上,实施企业结构与运行支持系统会诊制度。企业结构与运行支持系统会诊工作由“结构与制度审查部”负责组织实施,以定期召开讨论会的形式进行。在每次会议前,先根据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情况确定会诊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选择熟悉情况、经深进思考能提出见解的企业内部员工参会。当内部职员不足以对题目展开全方位的讨论时,也可邀请部分外部职员参加会议。会诊会议目的是在重新审阅内外发展环境的条件下,检查企业现行的结构与运行系统,发现题目,揭示潜伏危机,提出改正方案。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改进企业考核、激励体系,为惯性治理提供机制动力。现实中,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评价与赏罚多以员工在过往一定时间内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为基础,缺乏对未来贡献的评定内容。工作效率高、表现好的员工就会受到肯定,奖励与提升会随之而来。一旦在工作上出现了过错,那么等待员工的可能只有惩罚。这种体系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保持行为惯性起到了强化作用,由于只有这样,他们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经验的作用,进步工作效率,同时在稳定、熟悉的环境下工作也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
笔者以为,要突破考核、激励体系对惯性行为的强化,转而使其有助于企业惯性治理工作的开展,为惯性治理提供机制动力。在制定企业的考核、评价、赏罚制度政策时,不仅要着眼于过往的业绩,而且应将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所作的贡献列进其中。
具体地讲,企业一方面应修正对待工作过失的态度,根据过失的性质分别对待,避免简单的处罚机制导致员工为求稳而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我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在现行激励、考核体系内容之外,增加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指标(如题目的发现、变革的建议等),并把它们作为对员工实施奖励的重要依据。
(4)采取转动战略制定法,降低企业战略规划陷进僵化的风险。在企业失往对环境变化控制力、不确定性成为唯一可猜测内容的环境状态下,企业必须保证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一个随环境变动而变动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在机制保障上,企业可利用设立的“结构与制度审查部”及运行会诊制度,对内外环境变化、战略规划依靠的条件、企业竞争上风等题目不断反思,激发对战略规划中隐含假设的熟悉与再思考,将潜伏压力与危机现实化,促成企业战略规划能够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主动变革。另一方面,在战略规划制定与执行方面,采用由“粗”到“细”、逐步完善的转动推进方法,不再追求一步到位。具体地讲,企业战略规划可包括近期、中远期、远期三个组成部分,近期的规划内容较详实、具体,不仅包含企业使命、目标,还包括产业、市场、产品等方面的战略性定位与实施策略等内容,既可引导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又可为企业经营治理活动开展提供直接的指导,中远期与远期内容较为粗略,以使命、目标等方向性内容为主,作用是指明企业发展努力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根据近期战略规划实施结果,结合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判定,逐步充实规划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