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织平衡论的国企可持续发展题目探讨(2)
2016-07-10 01:10
导读:国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在体制上保证企业具有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是决定企
国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在体制上保证企业具有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是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企业只有在体制上保证其组织体系的对内对外平衡能力,才能从制度上、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影响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键题目,才能从制度上具备企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国企通过股份制改革,使经营者和员工同企业命运息息相关,为员工建立“诱因”大于“牺牲”的体制,使员工感到他们所得到的大于所付出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使得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企业持续发展既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沿着预定目标不断前进的过程,这个明确的目标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也是组织平衡论中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国有企业要主动、实事求是地从企业内部条件出发来制定适应环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迅速进行调整。这样,就同时实现了企业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资源得到公道利用,发展风险也得到降低。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人”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充足的“诱因”。首先,既把人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肯定人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又要把企业员工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回宿。其次,采取得力措施构建企业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市场运作机制。再次,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让每个员工了解组织的目的,使全体员工确信,自己的亲身利益是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的,诱导出其协作意愿,充分挖掘与发挥员工的才能与潜力,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目的,达到企业员工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与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优化的真正同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坚持持续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恒久动力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证其效益的持续性,即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坚持观念与文化、技术、制度、治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其中观念与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们指导和支配企业的决策行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制度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它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治理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场的激烈竞争与环境的迅猛变化迫切需要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各种创新来赢得竞争上风,以进步整体竞争力。
(五)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企业核心能力是指那些从战略上将本企业区别于别的企业,能给企业带来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明显竞争上风。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效活力和实现持久的生存发展,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上风的条件和基础。企业有了成熟的核心能力以后,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将若干关键的能力通过内部条件与外部资源结合方式进行整合,形成涉及多层次、全方位的新产品、新工艺,就能取得相对优越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