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制是现行温州民企的最佳制度选择(2)
2016-07-12 01:07
导读:从温州家族制变革的难度可见一斑: 新华公司曾是柳市镇首屈一指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公司董事会由4名股东组成,俱为亲缘关系。公司董事长意识到新
从温州家族制变革的难度可见一斑:
新华公司曾是柳市镇首屈一指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公司董事会由4名股东组成,俱为亲缘关系。公司董事长意识到新华公司已经到了不调整治理结构就无法起用人才,而不起用人才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的地步,于是预备改造家族制企业。1995年3月至6月,公司召开了3个月的非常董事会。由于家族其他成员的严重干扰,会议地点从北雁荡山到中雁荡山几经转移。这场“革命性”的改组的结果是:3位董事中1人全退、2人各退一半,并将退出的股份转让给公司的4名中层经理职员。改组后,启用了职业经理进行治理,但是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后来终于恶化,最后还是总经理退出新华公司而告终。 家族制作为温州民企的制度选择并非意味着家族制不变革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上升,家族制的内部交易本钱逐渐上升,温州民企在制度选择上似乎陷进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满足于家族制带来的诸多方便,消除不确定性、机会主义对企业的影响;另一方面感觉到竞争对家族制的威胁,但是变革制度又会碰到改革的本钱题目。
从世界范围来看,华人民营企业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的很多非常成功的企业,例如李嘉诚、王永庆等人的企业,无不具有强烈的家族色彩。成功的华人企业的经验在于将家族企业广泛地同社会资本融合;灵活运用现代资本的运作方式;扩大资本的控制范围;大力推动组织创新,包括建立现代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相应的制度化治理。温州民企近年来的企业制度改革实践获得了二条值得鉴戒的经验:
1.虚拟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社会资本与家族资本间进行移植嫁接,它改造了家族制,降低了家族制变革的本钱,推动了家族企业向社会开放产权的进程。温州名牌企业或强势企业在开展外包加工或定牌生产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加进大企业的虚拟经营体系,建立以终极产品为纽带的协作关系。如正泰团体、奥康团体和报喜鸟团体等多家规模较大的公司,以资本或品牌为纽带联合一批中小企业组建了企业团体。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虚拟经营的移进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家族经营与现代企业制度中找到一种比较好的结合点。虚拟经营是一种体制外的革命,但是所形成的一体化带来了新的资本运作方式。通过采取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企业团体化、企业战略同盟等形式,虚拟经营实质上是企业产权在创业家族成员以外的全社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它可以实行以小博大,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在使得企业利益相关者得到更多剩余的同时,却没有人为此受到损失。这一产权重置可以看做是一个“帕累托改进(Pareto-promotion)”的过程。
2.家族企业也可以两权分离引进职业经理阶层,它不改变家族制本质特性,却未必输给现代公司制度下的治理结构。
北京大学光华治理学院教授项兵以为,不能把家族企业和家族化治理混同起来,家族企业是在企业制度层面上的,解决的是CEO愿不愿意为出资人“打拳”的题目。家族化治理、任人唯亲,这是CEO有没有能力打好拳题目。真正的好的家族企业反而能摒弃家族制治理。
钱德勒的研究中有一点要特别留意,家族企业生命力源泉在于,“使治理层级制本身变成企业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温州家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发生机,必须实施非家族化治理。最近几年,温州一些民企在治理层面的嬗变非常明显。非家族化治理的核心题目是在家族企业中移植接进现代经理制度,温州企业须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上进行重大改革:①在经营理念上,改变任人唯亲,以解决家族亲情与企业经营的矛盾;②在产权题目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③在决策题目上,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这样,古老的家族制才得以维持长久的张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