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治理思想

2016-07-10 01:1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治理思想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提要】近代民族的经
【提要】近代民族的经营治理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思想;二是张罗资金和运用资金的思想;三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思想;四是营建企业精神的思想。这些思想的确立与实施,使近代民族企业得以在同帝国主义国家的企业的竞争中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日益深进,加速了中国封建的瓦解和商品的,也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19世纪60年代,中国先是出现了由洋务派创办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继而到70年代末,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渐次产生。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是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在与外国资本激烈的竞争中,固然他们在资金、原料、技术和设备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却能得以逐渐发展和壮大,并敢于与外国资本相抗衡。究其原因,除客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条件给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时的有利时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有一批民族企业家,他们在民族企业艰难、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经营治理思想并运用于企业治理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经营治理思想
  民族企业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它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和战略高度,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对市场进行猜测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计划,组织生产,指导企业的经营。在国外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要赢得市场并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打破洋货独霸市场的局面。民族企业在进步产品质量、开拓市场方面,其经营治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一)加强质量治理,开拓流通市场
  外国在华企业凭借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以图挤垮民族企业。这就迫使民族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用名牌优质产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名牌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企业不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就不能建立企业的信誉,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跟。创制名牌国货产品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它不仅是民族企业生存能力的表现,也是民族企业家抵御外侮,以国货优质产品击败洋货,在市场上为民族的发展赢得一席地位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民族企业家深深懂得,“凡百业如欲抵御外侮,专持国家保护政策与社会爱国心理,而不力图改进产品,实非竞争之根本办法”(载《中国民族火柴产业》)。为此,一些民族企业莫不精心生产出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名牌产品,如:荣宗敬(公元1873年-1938年)、荣德生(公元1875年-1952年)兄弟企业的“兵船”牌面粉;宋fěi@①卿(公元1898年-1956年)东亚毛纺厂的“抵羊”牌毛线;简照南(公元1870年-1923年)、简玉阶(公元1875年-1957年)兄弟企业的“双喜”、“飞马”牌香烟;张謇(公元1852年-1926年)大土毛纺厂的“魁星”、“红魁”、“绿魁”棉纱等。在与洋货竞争中,这些产品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信任和赞誉,充分显示出名牌优质产品对企业兴旺发达的决定性。
  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必须在产品的原料上和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治理,并不断更新产品,进步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因此,民族企业家对以下治理原则非常重视。
  1.注重原料质量,保障原料来源
  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优劣。民族企业所创名牌,无不从原料质量进手。所谓“熟货之良梏,视乎生货之优劣”(张謇,《实业文钞》)。穆藕初(公元1876年-1943年)在收购原料时,以质量为第一标准,他主张宁可多花钱,也要采购优质原料。荣氏企业生产的“兵船”牌面粉之所以在市场上经久不衰,是由于荣德生对原料选购有严格的规定,他指出“货好必真工,优质需实料”(《荣氏企业史料》,上册)。因此,该企业在各处所办的麦庄,尽不收失晒热伤的小麦,进仓小麦皆由专人负责挑拣。民族企业家在严格控制收购质量合格的原料时,还提倡“广集国内所有产业制品原料,分别,以期有得”(张謇,《实业录》)。他们对原料的选购可以说是到了十分挑剔的地步。
上一篇:对我国媒体资本运营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