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治理思想(6)

2016-07-10 01:11
导读:(四)“聘用西人”的原则 在一些民族企业里,出于生产和技术上的需要,还以高薪聘用了外国的技术职员。张謇曾提出“聘用西人”的主张,并在大生

    (四)“聘用西人”的原则
  在一些民族企业里,出于生产和技术上的需要,还以高薪聘用了外国的技术职员。张謇曾提出“聘用西人”的主张,并在大生纱厂聘用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外国技术职员、教师和医生作为技术指导。民族企业家为了使这些外籍技术职员很好地为本企业服务,在生活上赐与较高的待遇,这些外籍职员也在改进生产、进步产品性能、进步生产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近代民族企业家在聘用外国职员的题目上也是极其慎重的。他们的原则是,“聘用西人”只能作为暂时的措施,从长远看,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题目,还必须依靠本国技术职员。“唯致意于厂内职员的培养,与国内专才之罗致”(刘鸿生,《企业史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的办法,不自行培养所需的人才,实业的发展必然缺乏后劲。正如刘鸿生所说:“客卿可用,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也应当用,但只有立足国内,致力于本国人才的发掘、使用和培养,以解决人才来源题目”(刘鸿生,《企业史料》),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独立自主、不受外人控制的民族企业。这种由聘用外国技术职员,到注重中国自己的技术气力,并进而为培养更多的技术气力创造条件的人才治理思想,反映了民族企业家人才资源开发观念的转变和进步,也反映了他们独立自主发展企业的愿看。
    (五)注重专门人才培养
  适合各种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需要经过培养和练习。因此,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经营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进步企业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条件条件。民族企业家除了对社会上现有人才尽力挖掘、量才使用外,还注重职工专业素质的进步。卢作孚曾明确指出“治理方法的实施特别重在工作职员的练习”,要“练习所有的工作职员,使其活动有效率、有技术,而且有治理的技术”(卢作孚,《中国的建设题目与人的练习》)。因此,卢作孚不惜花费资金和时间,在民生公司开展了对职工的培训,举办各种短期、长期的培训班,建立培训学校,加强对职工技术的练习,同时还通过专业培训,为本企业培养专门人才。民生公司曾选送不少职工进各种专业学校接受培训,还先后选送百余人出国深造,这在旧中国民族资本企业里确实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创举。荣氏兄弟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练习工作,在造就培养人才的题目上,荣德生提出了“贵在实学”的原则,他说:“若虚有其名,无裨实用,不如无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十分留意进步企业现有治理职员的技术和治理业务水平。如何培养和进步?荣氏兄弟以为“人才之兴”,必须有良师进正轨,必须“如良玉美璞,细加琢磨”,“选送人才进各级学府深造,方能成器”(荣德生,《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续编》)。因此,荣氏兄弟将举办各种类型之学校,放在整个事业的重要位置上来考虑。荣氏企业先后创办了公益工商中学、中国纺织印染产业专科学校、中国纺织印染工程补习学校等,保证了企业获得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治理人才。其他民族企业家如穆藕初、宋fěi@①卿、刘鸿生等,在所办的企业中都设有培训班、培训学校、职业学校,甚至还制定了“先培训,后工作”的制度。这些培训措施的实行,进步了在职职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高、中级专业人才。 (六)投资教育,培养各种人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民族企业家创办企业的目的,当然是要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他们在经营活动中熟悉到教育和实业密不可分,教育对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张謇说:“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而欲兴教育,当自兴实业始。”(张謇,《实业录》)又说:“举事必先启民智,启民智必由教育”(张謇,《自治录》),指出了教育对国家富强的重要性。他以为“实业教育,期于相辅,教育必求普及”,而“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倡”(张謇《教育录》)。很多民族企业家甚至把教育不兴看作是导致实业失败、国家贫弱的原因,荣德生说:“我国数十年来贫弱的原因,以政治腐朽、生产落后与国际市场之经济侵略,实为主要因素。但所以贫弱,所以无新事业发展,则缺乏人才启发之故耳”(荣德生,《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续编》)。穆藕初也把累办新业而累招失败之最大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回咎于“缺乏实业人才”,故造成“不良之结果”(穆藕初,《藕初文录》)。
上一篇:对我国媒体资本运营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