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下的平衡计分卡的实施研究(2)
2016-07-22 01:12
导读:平衡计分卡除上述4项之外,还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在平衡计分卡系统中,财务指标说明了已采取的行动所产生的
平衡计分卡除上述4项之外,还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在平衡计分卡系统中,财务指标说明了已采取的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同时它又通过对顾客满足度、内部程序及组织的创新和进步活动进行测评的业务指标来补充财务衡量指标。这些业务指标是未来财务绩效的驱动器。其中,学习、创新和发展直接决定着其他3个因素内部经营过程对顾客和财务有着制约作用。财务受其他3个因素的直接影响。平衡计分卡的这种业绩评价系统将内部与外部、成果与动因、客观与主观、短期与长期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平衡,能够显示有助于企业发展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突出治理者决策的重点,并能使企业所有部分和职员努力完成相应的目标,致力于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以体现自己的重要性并获得奖励,从而齐心协力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努力。
平衡计分卡对于企业进步业绩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不只是单纯地进行衡量,它还是一种在产品、程序、顾客和市场开发等关键领域有助于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治理体系,它把公司的长期战略和短期行动联系起来。达到这一点可以将ERP系统结合引进,将平衡计分卡的4个组成部分编进ERP系统来进步业绩考评的效率。在带有平衡计分卡的ERP系统中,只要将平时考评数据输进,系统就会显示公司、部分以及个人的平衡计分卡,跟踪员工的能力发展目标,自动计算个人、部分的绩效分数,并终极计算员工绩效奖金。由于系统答应权限设置,员工和员工之间都有了相互的保密性。所以笔者以为,企业组织建立公道的ERP平衡计分卡系统可以反映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并将战略与员工的业绩相结合,将企业的策略转化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明确结果指标和产生这些结果的执行动因间的因果关系。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在ERP系统中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设想
在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实践中,面向部分是首要的。所谓面向部分,即对各个部分采用平衡计分卡考核,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后,再考虑过渡到员工。根据战略舆图各项指标的要求,将任务分解到各个部分,从而建立起部分的平衡计分卡。该平衡计分卡主要用来考核中高层领导团队。中层治理团队能够对公司的业务有全面的理解,能够捉住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沟通高层领导战略意图和基层员工意见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层治理团队能把平衡计分卡贯彻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领域中,并对战略执行结果做出正式总结和报告。因此,中高层治理团队是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团队。
在此基础上,面向员工实施平衡计分卡,即建立员工绩效治理系统或者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系统。这个工作的目的就是将部分的平衡计分卡考核指标体现在部分内每个人的绩效考核上。正由于中高层领导在实施平衡计分卡中亲身的经验和体会,增加了中高层领导与员工的互动与协商。而此时平衡计分卡不会被员工以为是上级上的“绳索”,因而变成了员工进步与获利的重要渠道。
ERP系统整合了一个企业的所有流程,跨越了整个企业所有的责任部分,而且正为平衡计分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措施,帮助企业改善经营治理决策,建立长远的战略竞争上风。笔者从创新程序、经营程序和售后服务程序3个层次讨论具体目标及评价指标的设立。
(一)企业在开发ERP平衡计分卡系统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1. 业务与信息的有机整合原则
要保证ERP平衡计分卡不脱离企业长期战略,不与企业战略发生冲突,可以将企业信息与业务进行因果关联。而采用结果链是一种有效的目标导向的企业模型分析方法。结果链的方法主要夸大结果,能够帮助企业找到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最佳利益实现途径。采用结果链应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将信息目标直接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关联,保证企业达到目标。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结果型指标和驱动型指标的有机结合原则
良好的平衡计分卡需要结果型指标和驱动型指标的有机结合才能表达如何取得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结果型指标是总的目标,而驱动型指标则表达了某一个部分为达到企业的某个战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