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下的平衡计分卡的实施研究(3)
2016-07-22 01:12
导读:3. 目标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原则 平衡计分卡实际上是战略治理系统,终极目的是指导实践。因此,仅靠目前实际情况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实践才能扩展能力
3. 目标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原则
平衡计分卡实际上是战略治理系统,终极目的是指导实践。因此,仅靠目前实际情况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实践才能扩展能力,将远景、战略和留意力转化成因果关系和绩效驱动力,将战略与团队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终极将员工与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标准结合,战略反馈,搜集并考察关于战略的绩效数据,定义新的战略或调整现有战略等。
(二)分层次建立ERP平衡计分卡系统
如前所述,建立平衡计分卡,必须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来开发企业专用的ERP平衡计分卡。ERP输进和输出信息收集的用于战术以及执行治理的信息必须与结果需求直接相关,并上升至企业级。这种同一能够保证绩效度量以及最底层信息能够直接支持策略、使命决策以及战略。要树立和规范企业ERP服务的流程,明确每个活动的输进、输出、约束和支持机制,从而为ERP流程的绩效评估奠定基础。
分层次ERP平衡计分卡系统的过程主要包括:
1. 对于新市场新客户层面创新程序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因素。首先,企业要发现和培育新市场、新客户,并顾全现有客户现有的需要和潜伏的需要。然后,企业着手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使新产品和服务打进市场,满足客户的新需求。由于创新程序中的资金投进(工资、设备和原材料)和产出(新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对这一过程制定绩效评价指标难度较大,较常用的指标有新产品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一次设计成功的产品比例、新产品的销售寿命等。企业需要对其自身的创新程序中投进时间、本钱及新产品性能进行深进分析,然后再确定其中的关键目标及评价指标。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 在经营和售后服务层面上,设置评价指标程序
在此过程中主要包括:
(1)时间评价指标。向特定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时通常涉及反应时间,很多客户非常重视企业的反应时间,即从它们发出订单到接到货物之间的时间,所以缩短经营程序的周转时间就成为一个关键的目标。度量经营程序周转时间这一指标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采用从接到客户订单到产品送抵客户的时间或是从产品开始生产到产品完工的时间来计量,对经营程序周转时间开始和结束点的选择取决于企业寻求缩短经营时间的经营过程的范围。
(2)质量评价指标。常见的指标有每百万零件的废品率、产出合格率、一次性产出合格率、重新生产次数和退货率等。
(3)本钱评价指标。在注重对经营过程中的时间和质量进行衡量的同时,不应忽略对生产本钱的衡量,企业通常是对一些具体经营程序,包括订单执行、材料采购、生产规划和控制等程序的本钱设立指标来完成。
3. 在学习与成长层次上,注重对员工加强培训
平衡计分卡在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方面确立了企业现在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能力是不大可能完全实现其在上述3个方面的长期目标的。平衡计分卡的第四方面——学习与成长方面确立了企业必须建立的长期成长和进步的基础结构,其目的是实现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3个方面的长期规划。
企业的学习与成长有3个主要来源:雇员、信息系统、企业的组织程序。平衡计分卡上的财务目标、客户目标和内部经营过程目标通常显示出现有的职员、系统和组织程序的能力与实现突破性业绩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为弥补这些差距,企业必须投资于雇员能力培训,特别是加强信息技术及ERP系统的培训,组织企业程序及日常工作,这些目标在平衡计分卡的学习与成长方面得以阐明。对大多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来说,学习与成长方面必须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雇员能力、信息系统能力和组织内的雇员积极性激发、授权与协作。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四、结 论
ERP系统可以向企业提供有关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方面的反馈信息,帮助企业精益求精生产和服务过程。运用信息覆盖比率——雇员当前可取得信息与期看所需要的信息之比——可衡量现有的信息系统满足雇员需要的能力,对信息系统的灵敏程度进行衡量的方法可能包括反应时间、周期,以及直接面对客户的雇员接触信息系统的途径等。假如治理者不激发雇员的积极性,无法使他们以最好的方式为公司服务,不给他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自由,那么即使向技术熟练的雇员提供完美的信息系统也不能保证企业实现终极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