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IC生产模式的灵敏供给链体系结构研究(3)
2016-09-04 01:10
导读: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的目标是:通过灵敏供给链,实现以大量定制的本钱即时地生产出顾客定制要求的产品。它的基本思想:将顾客个性化定制产品的需求
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的目标是:通过灵敏供给链,实现以大量定制的本钱即时地生产出顾客定制要求的产品。它的基本思想:将顾客个性化定制产品的需求信息,通过灵敏供给链快速、正确获取和高效传递给业务合适的生产个体和供给个体,通过动态的企业同盟来共同承担定制生产的压力,终极实现大量定制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并以即时响应终极顾客个性化需求和零交货期的需求。
(一)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特点面向IC灵敏供给链系统区别于一般供给链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但可以动态同盟的形成和解散进行快速的重构与调整,而且将“零时间”概念引进为顾客提供满足服务的供给链全过程中,追求对顾客个性化需求响应时间“零”的极限的目标。面向IC灵敏供给链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面向IC灵敏供给链结构的虚拟性。由于顾客需求驱动把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与终极顾客连接起来,所以它必然随着顾客需求而经常变动。一般来说,IC生产模式的面对的市场呈现出个性化、易变性等特点,企业为了捉住市场机遇,会根据自身的核心能力,选择与之有着资源和能力方面互补的供给商结成同盟,共同来满足终极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而当市场中的顾客个性化需求发生改变和原来的供给商无法满足需求时,企业会寻找新的供给商而结成新的同盟。由此可知,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结构的稳定程度与市场中顾客个性化需求变化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实际上它是一个虚拟的供给链。
2,面向IC灵敏供给链结构的复杂性。面向IC灵敏供给链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复杂网状式的组织结构。面向IC灵敏供给链是一个跨企业的网络结构,是一个多用户基于Internet/Intranet集成信息平台同时进行运作的系统。供给链中各节点企业通过Internet技术相互连接。在这个网状式的组织网络中,有些合作伙伴是长期稳定的基于合作的双赢(或多赢)关系,有些合作伙伴是为了灵敏地获得某一市场机遇而暂时联合起来的。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企业相互依靠,各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②面向IC灵敏供给链协调运行的复杂性。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上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节点企业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程度,不同的企业文化、治理模式、价值观的治理特点,甚至个人的情感、意志、领导风格等也会对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运行治理造成极大影响,从而使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协调运行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3,即时响应的供给链。面向IC灵敏供给链是基于某一具有增值价值和战略意义的市场机会而形成的以对个性化顾客需求的即时响应为特征的供给链,有明确的目标及要求。它对环境的变化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目标是追求对顾客需求响应时间的“零时间”极限,也就是说,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信息流响应时间即是“零”,物流响应时间即是“零”。
4,动态可重构性、集成性和开放性。动态可重构性是指面向IC灵敏供给链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同盟组织的变化,从而根据要求进行供给链的动态重构;集成性是指面向IC灵敏供给链可以有效实现同盟各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与交流,并能有效支持同盟各企业之间的功能互操纵,即体现了信息的集成性和功能操纵的集成性;开放性是指面向lC灵敏供给链不依靠于实现环境,即不因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网络模式等信息系统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同时开放性还表现在灵敏供给链具有很好地融合新技术的能力。
5,信息强化的供给链。在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中,为了保证信息能流畅地传递,必须建立基于Internet网络的信息共享平台,即供给链中各节点企业通过Intemet技术相互连接。事实上,面向IC灵敏供给链各节点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服务、内部数据结构各异,系统中包含了不同的操纵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基于Intemet/Intranet的信息网络接口代理将供给链链节中的其他节点企业连接起来。企业内网的浏览器就能成功地访问其他节点企业的信息系统。其他节点企业,即供给商、供给商的供给商、顾客、顾客的顾客的信息系统也采用基于Web的体系结构。这种系统结构将能满足供给链信息网上实时动态信息输进、输出、查询的要求,成功地做到异构兼容。因此,这种信息平台使得各成员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连接,从而使得来自顾客需求信息(销售信息)同时向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中供给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各成员传递,各成员由此决定向上游企业的订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