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知识员工治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2)
2016-09-06 01:26
导读:6.工作的活动性。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知识
6.工作的活动性。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竞争,这一大环境为知识型员工的活动提供了宏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进,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活动提供了可能。信息经济对传统的雇佣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本雇佣劳动”这个定律开始受到质疑。知识型员工了解自身具有的知识对企业的价值,因此他们更多地忠诚于自己的专业,而可能较低地忠诚于所在的企业。
三、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激励的本质是员工往做某事的意愿,而这种意愿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为条件的。因此,激励的核心在于对员工内在需要的把握和满足。人是有欲看的动物,总有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欲看。一旦需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转化为动机,激发人们往行动。员工有需要,就会表现为一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的状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条件下需要是不同的,只有把握和满足员工一定时间里最强烈、核心的需要,才会很好的消除员工的不满。
1.受尊重的需要。知识员工由于其人格独立,社会需求比较突出,企业领导、同事对他的尊重显得非常重要。钱可以少拿点,但对人的尊重感却不能缺少太厉害,这也是知识员工在治理上不同于非知识员工的重要特征之一。知识员工的两个特点为其要求更多的尊重提供了支持。一是知识员工的能力是内在的高价值的,有时甚至是稀缺的,因此其劳动服务获得的单位报酬也是相对比较高的,知识员工在经济上是可以充分自立的,所以你企业不能压迫他。二是他对工作关系的看法变化了,知识员工往往把自己与企业的雇用关系理解为对等的交换关系或同等的合作关系,不存在非知识员工对企业较强的依靠关系,也就是说知识员工在思想和人格上是独立的,这也决定知识员工他不愿受企业压迫。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个人成长的空间。成长是知识员工职业生涯中永远的主旋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员工不愁自己的薪水,高低当然也是计较的,每个人都应该体现出自己的劳动价值嘛。但关键的不是金钱,而是知识员工成长的速度、质量和发展远景。
知识员工的价值由知识与知识性技能而产生,但知识、知识性技能会老化,知识员工自己都知道这一点。会老化怎么办?那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更新。对于知识员工来讲,不能促使或帮助其提升、发展自己的知识、知识性技能的工作只能暂时干干,不能长期从事这一岗位。道理很简单,两个知识员工大家都是一个水平,但获得成长性工作机会的员工三年后有可能已经成为总经理,而没有获得成长性工作机会的员工可能还是个小职员。知识员工往往乐意拿较低一点但可以接受的薪水,而在一个非常强势的专业团队里面工作,原因就在于专业团队中的工作更能帮助其成长,从而也提升了其职业能力和工作价值。在现代贸易社会,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是激烈的,企业要成长,员工个人自己也要成长,而且成长的速度、质量和空间都要达到一定要求,达不到一定要求,知识员工的潜力就没法发展出来,终极对于企业、员工都不利。
3.工作的创造性与成就感。知识员工往往喜欢工作内容或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甚至可以这样说,知识员工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他具有创造性,能够以创造性的才能完成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员工都必须时时创造些什么东西,但与非知识员工相比,知识员工明显希看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那么机械,而是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可创造的活动空间。
4.清楚的工作职责。知识员工习惯于在清楚明朗的规则规范下工作,而不喜好没有建立起游戏规则的工作环境。这主要是由于知识员工不希看自己事事必须请示,事事被人治理,时时感受到有一个上级在对自己本职的工作指手划脚。因此,知识员工都喜欢治理相对比较规范、制度相对比较健全、指引比较清楚的公司和治理者。企业给予知识员工的岗位,必须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说明,有了岗位职责,知识员工就清楚了自己在哪些地方不需要请示汇报,在哪些地方可以自己做主,以自己喜欢的正常方式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