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
2016-11-24 01:08
导读:大企业是由很多内部企业组成的,这些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发生着交易,他们同时也与本企业之外的客户进行着交易,于是产生了内部市场。内部企业和内部
大企业是由很多内部企业组成的,这些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发生着交易,他们同时也与本企业之外的客户进行着交易,于是产生了内部市场。内部企业和内部市场的存在导致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出现。通过实施内部市场化把各利益主体紧密联系起来,有效的整合资源,抢占相当的市场份额以进步整个企业的整体竞争上风。供给链治理是一种集成的治理思想和方法,其出发点是高度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实质是使供给链节点上的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上风互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终极客户的价值。而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最根本的目的是加强相关流程间的供求关系,企业内部各相关流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企业内部供给链上经济实体的关系——内部供给链。
内部供给链治理的本质是整合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供给链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及供给链治理的核心内容都是为了实现供给链中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实行内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内部的流程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越来越与供给链中企业之间的关系相似。供给链是供给链中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具体讲,是供给链中的企业将核心竞争力与供给链上的其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在一起;而企业是企业内部的各项流程的能力的整合。各项流程对企业整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贡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分别都有特殊的贡献,就是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供给链治理达到对相关流程的需求及其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同时控制和减少各流程的经营本钱的目的,从而提升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
内部供给链治理的题目实际上是企业内部流程之间的协调与整合的题目,协调与整合的内容是各流程为企业所贡献的内部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外部供给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外部供给链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给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终极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供给链治理则是对整个链条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其目标就是将客户所需的正确产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目、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这些活动的总本钱最小,实现高的客户满足度。著名的物流专家Martin Christopher以为‘在竞争日益加速的今天,市场的竞争不是企业层次的竞争,而是供给链之间的竞争’。
供给链治理追求整个链条收益最大化,这种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改变了过往企业间‘各自为政’、‘互为对手’的格式,建立了成员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协调供给链成员之间的行为,可以降低交易风险,实现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共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进步供给链治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供给链之间网络体系的搭建,信息被快速、正确的传递,有利于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通过供给链,与其它企业建立战略同盟,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进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业务交由同盟企业完成,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补。供给链各成员建立了信息系统,信息代替了库存,整个供给链的运作建立在‘按需生产’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供给链各企业持有的库存,节约资金占用。据统计,世界级的供给链治理在分销渠道中的库存水平要比同行业不进行供给链治理的对手低50%。
外部供给链治理中要特别注重战略伙伴关系治理。治理的焦点要以面向供给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就可以很好地与用户、供给商和服务提供商实现集成和合作,共同在猜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和竞争策略等方面设计和控制整个供给链的运作,达到共同获利的目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内部供给链与外部供给链的整合。供给链治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内部供给链治理实现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外部供给链治理实现供给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企业内部供给链与外部供给链的整合,使企业内部供给链与外部供给链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