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对国内企业的影响(3)
2017-01-24 01:07
导读:(二)健全企业的人才保障机制,创造人才发挥才能的环境平台 当今很多员工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理念,已由追求终身就业的办法转向追求终生就业的能
(二)健全企业的人才保障机制,创造人才发挥才能的环境平台
当今很多员工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理念,已由追求终身就业的办法转向追求终生就业的能力。谁能给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增强其就业的能力,谁能为员工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满足其事业发展的需要,谁就能赢得人才。
因而,国内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深化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制度改革,健全人才的保障机制,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创造***的工作氛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治理,针对员工的不同的需求,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其在企业中产生强烈的回属感和一体感,与企业共命运,共发展,共进步。
(三)完善企业的薪酬制度,进步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力
目前,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人才争夺战进一步加剧,与一些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大部分企业的薪酬制度和水平尚不具备竞争力,还尚未树立现代企业的薪酬理念。特别是我国企业内部工资水平尚未普遍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接轨,收进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对关键的治理人才、技术骨干的激励依然不足。国内企业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待遇相对较低,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很大。
国内企业要充分鉴戒和学习跨国公司的经验,逐步完善企业的薪酬制度,采取有效方式,把员工留在企业中,培养起员工的回属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并把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这样会极大的进步企业的外部竞争力。
(四)建立一套完备的人力资源治理和开发系统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当今知识经济环境下,构建学习型组织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学习能力,而组织的学习能力又集中表现在员工的素质、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谁的学习能力更强,谁的学习速度更快,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市场。
因此,要重点做好员工的长期规划,鼓励员工提升自我学习的意识,创造组织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进力度,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力资源治理和开发系统。
企业也要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培训和开发方案,使员工切实体会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逐渐培养起员工高度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回属感,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抑制优秀人才的外流,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国存,李新建.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理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傅志明,汪秋磊.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系统再造[M].经济治理出版社,2002.
3、郑学益.企业人才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4、张宏建.对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03(1).
5、吴娆.中国人力资源治理本土化的路径探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4).
6、郭婷婷.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才本土化战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