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挫折与启示(2)
2017-07-09 01:02
导读: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企业文化,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也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埃尔切烧鞋事件中,温州鞋商缺乏能够和国外经济生活
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企业文化,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也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埃尔切烧鞋事件中,温州鞋商缺乏能够和国外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相互融合的企业文化,再加上温州低价鞋给当地市场带来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当地的鞋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很多国家由于温州鞋的到来出现工厂倒闭、人口失业的现象。而且温州企业对生产线工人也不够尊重,在一些外国消费者看来,对生产线工人的不尊重就是对他们自己的不尊重。综合这些因素,查抄和焚烧事件的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欠缺品牌治理能力
根据2002年对浙江省近5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由于企业的治理层有较好的决策能力和企业内部制度的安排,我国中小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内部治理和外部营销渠道的控制,但品牌经营能力还需进步(李朝明,鲁桐 2003)。
温州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将劳动密集型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契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以最快的速度进步,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再加上我国拥有的劳动力本钱上风,就形成了温州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两个比较上风: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低廉的价格。但整个世界市场都在逐步进进微利时代,尤其是像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所经营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领域,一个缺少足够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品牌将无法在这样的微利市场上继续保持稳定的销售增长。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政府应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政府应该是中小企业服务的主要实施者,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为辅。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制度应重在引导,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具体性,
辅导企业增强对信息的控制能力和运用能力,以弥补其在资金投进上的不足。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主要服务应该包括政策法规、产品供求、产业发展动态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终极做到从政府角度引导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规范发展。
中国大学排名
积极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降低交易用度等。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集群还可以通过同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谋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上风。因此,中小企业的集群对于防御风险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来说,可进步“竞争上风”,从而解决现存的题目。
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
企业文化与企业产品品牌建设相辅相成,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底蕴,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中小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和品牌治理应留意以下题目:同步化,要在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与企业文化和品牌的规划与塑造保持同步;多元化,企业可以自创品牌,也可根据实际“借用”国内外采购商、代理商的品牌,还可采用与采购商、代理商共同创立“联合品牌”,以及收购国际上其他着名品牌;国际化与本土化,企业在品牌塑造中,要坚持产品标准的国际化和品牌运作治理的国际化。同时,要关注当地文化在企业文化和品牌营销中的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品牌意识增强、品牌治理能力的进步将有力地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樊增强.“走出往”与“国际化”: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4(3)
2.李强,刘纪年.刍议中小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