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题目
2017-08-06 02:37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ERP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题目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文章在扼要先容
摘要:文章在扼要先容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建立ERP系统的必要性以及我国ERP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题目,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题目,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ERP系统;治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
一、 ERP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技术特点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由不同功能模块组成的软件包,它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最新成就,是旨在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计划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同一的操纵平台和治理信息系统。ERP信息系统能将企业内不同部分所使用的信息同一在一个数据库当中,从而使不同部分的员工可以使用同一个的数据库。这样一来,不同部分使用的数据具有同一性。这种数据的同一性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好处,如减少输进错误、改进数据输进和使用的效率等,最为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治理职员做出更好的贸易决策。另外,由于减少了数据交互,也就减少了人工本钱,如某外资银行,采用了ERP系统后,财务部只有两名员工,一人记账,一人审核,完全能胜任所有的工作,为公司节约了人工本钱。
ERP的发展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订货点法,时段式MRP,闭环式MRP,MRPⅡ理论,ERP阶段和ERPⅡ理论。也就是说,ERP理论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的。我们可以通过表1对ERP的发展阶段进行回顾和总结。
ERP代表了当前集成化企业治理软件系统的最高水平,其技术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是先进的系统架构。在体系结构上,它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开发的、基于互联网应用,由数据层、N层业务层、表示层组成的多层架构的平台型治理信息系统;具有完整的多层次的业务框架,包括业务框架(Business Framework)、Web框架(Web Framework)以及应用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等,因而能够适应业务及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业务过程的技术无关性和数据无关性;具有跨操纵系统平台和跨数据库平台的能力,能在Linux、AIX、Solaris、BSD、Windows等系统上运行,并且支持Oracle、Sybase、DB2、SQL Serve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是信息高度集成。ERP能有效地将企业的生产治理、销售、财务、客户关系、采购、人力资源等各种治理模块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ERP将企业各种治理信息存进在同一的一个数据库内,这样就实现了企业信息的共享,从而进步了企业各级组织内部有效的协作和快速反应。
三是实时在线治理。企业总部可以通过ERP对各级分支进行网上业务审批和远程监控,下级分支也可以通过ERP查询总部各类信息,这就是实时在线治理,因此ERP能与Internet高度地接合,并且有很强的数据交换和通讯能力。
二、 我国企业应用实施ERP存在的主要题目分析
ERP在中国企业实施的成功率并不高。在对众多案例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实施ERP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题目:
一是ERP产品提供商良莠不齐。国内ERP市场尚不成熟,厂商行为难以规范。例如个别公司为了达到自己的销售目的,不管其产品是否适合买方的实情,不负责任地达成合同,导致了后面的实施工作无法进行和效果不佳的结局。
二是对ERP存在熟悉上的偏差。有些企业在选择ERP厂商时仅注重虚名,而忽略了其产品是否适合本企业实际状况和需要。ERP不仅是计算软件,其中更深含着企业资源整合与运作,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作等先进治理思想、方法和手段。因此,企业的治理思想是否和系统吻合,经营脉络是否清楚可控,各方面资源是否协调有序,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作是否成功。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实施ERP时未能把业务流程重组与实施ERP有效结合起来,造成只用计算机代替原有手工操纵的一部分,ERP的整体功能难以全面发挥。
三是企业实施条件的欠缺。ERP模式的实施对企业来讲是一个治理全面提升和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与企业长期形成的文化会发生冲突,而企业文化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逐渐创新出一套与之适应的企业文化。另外ERP运行的基础是正确完备的基础数据,传递顺畅的信息流,这些都是我国企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之处。同时,在治理方式、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方面,我国传统企业与ERP的实施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制约了ERP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