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华企业精神培育题目探索
2017-08-06 06:0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改革开放30年中华企业精神培育题目探索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的成功或隐或现地标示出了“冒险”“投机”非理性的经验主义价值观。这成为制约中国新型企业追求卓越和永续发展的“企业病”。中国企业实施标杆治理,需要瞄准道德标杆,向其学习追求卓越和永续发展的企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需要中国新型企业承担起创新和培育中华现代企业精神的使命,把培育中华现代企业精神作为它们“追求卓越和永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贸易变革 标杆治理 中华现代企业精神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与其他气力和需求一起推动着中国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在
世界经济激烈竞争的大格式中,中国企业的发展目标始终紧盯着美国《财富》杂志每年的“世界500强”。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企业标杆治理(Benchmarking),通过向最优秀的企业学习,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通过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以避免犯代价昂贵的错误,追求卓越和永续发展。通过标杆治理的治理变革,固然让企业熟悉到“赶”、“学”、“超”的重要性,但转型期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还将学习标杆只局限于治理方法和治理工具层面。
中国企业有待于超越基于感性的、短期性的治理改造,形成一种理性的、可持续的治理提升。本文建议瞄准道德标杆,培育治理精神,进行理性的、可持续的治理提升,追求卓越和永续发展。
二、向道德标杆学习一种企业精神
转型期中国不缺敢于实践的企业,所缺的是能体现精神和品格的企业的“伟大”。 2008年,在《财富》杂志500强
排行榜中,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以2302.01亿美元的年营业收进位居第五。对于转型期中国企业来说,这是名符实在的学习标杆。丰田公司在其追求卓越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精神——丰田精神,也为它赢得了“企业治理之王”的美誉。“丰田商法”之所以极难效仿关键在于具有创新内涵的企业精神。中国企业在标杆学习中应着重学习创新一种企业精神。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节制精神
丰田公司在经营治理中极其节制——节制本钱、节制资本。实施“无债经营”, 构建公道的本钱治理体制,生产环节的“看板方式”以及全面质量治理体制(TQC);加速资本周转与公道高效使用资本。节制本钱终极也达到了节制资本的目的。健康的资本运行体制有力地支持了丰田公司的追求卓越和永续发展。对比转型期中国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自控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手段或治理方法,它不仅是一种聪明和能力,更体现为一种企业精神。节制精神同样有力地支持了丰田公司的追求卓越和永续发展。
2.效能精神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丰田公司有关效能的基本方针是:彻底贯彻好产品、好主意,创造高质量的丰田。
20世纪***十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调查发现,日本汽车在组装效率、开发效率等深层竞争力方面,均匀水均匀高于欧美同行企业。日本企业普遍采纳了丰田公司创造的“准时生产体制”(JIH)。从投产到销售环节,到实现正常生产率,到实现正常生产质量所需的时间,日本均明显低于欧美。
追求效能不仅需要过程和方法,聪明和能力,更需要一种企业精神。效能精神正是丰田公司走向卓越和永续发展的企业精神之一。
3.创新精神
有“企业治理之王”美誉的丰田公司,创造了“丰田商法”这一企业经营模式。“丰田商法”看似简单,却极难效仿。原因在于它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包含丰田治理精华的企业精神。丰田的创新精神内涵为:精益求精、丰田特色。
“丰田生产方式”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概括为精益生产。在精益生产中,正确地确定价值是精益生产的基本观点;识别价值流是精益生产的预备和进门;活动和拉动是精益生产实现价值的中坚;尽善尽美是精益生产创造奇迹的保证。凭借着精益生产,丰田公司以低本钱、高品质的产品享誉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