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高等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初探(2)
2017-08-08 05:17
导读:二、航空高等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的设计思路 航空高等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是一种基于员工职能的薪酬治理模式,它将教学、科研、行 政治 理、教研辅助
二、航空高等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的设计思路
航空高等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是一种基于员工职能的薪酬治理模式,它将教学、科研、行
政治理、教研辅助、后勤服务五项职能作为薪酬的构建基础,即员工不论在何岗位、担任何职,其薪酬结构由其所完成的工作职能的内容决定,薪酬水平高低取决于职能完成数目及质量。
航空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的构建存在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每位员工被要求完成至少一项职能;第二,员工同时完成多个职能时,至少有一项为主要职能,即ωi取值最大。根据以上假设,激励型薪酬模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
i=(1,2,3,4,5);
1——教学职能;
2——科研职能;
3——行政治理职能;
4——教研辅助职能;
5——后勤服务职能。
公式中BiYi表示单项职能薪酬,它即是职能标准薪酬与员工该项职能的达成率的乘积;职能达成率Yi是介于0和1之间的百分数,反映了员工职能的完成情况,Yi的具体数值由员工当月的绩效考评分数决定。ωi是权重系数,表示各项职能薪酬在薪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同一种职能在不同类型员工薪酬总额中所占比重有所不同,以便突出员工工作重点。
航空院校实行激励型薪酬模式以后,学校所有员工的薪酬收进由职能薪酬和团队(项目)奖金构成。航空高等院校的激励型薪酬模式一共包含五种职能薪酬,我们为每种职能设置标准薪酬,每种职能的标准薪酬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分别对应低级、中级、高级三种员工。各职能的标准薪酬由完成该项职能所需的学历、工作经验等员工任职条件决定,并结合同类人才的市场供求情况对其进行动态调整,使薪酬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团队(项目)奖金专为参与科研项目的职员所设,发放周期视项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按月发放,也可以按科研周期计算。奖金数额根据当期科研经费情况及获奖员工参与科研项目的数目和贡献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员工月均工资的5倍。
激励型薪酬模式的核心在于将“职能”因素作为员工考评和薪酬制定的基础,通过“职能”因素将“薪酬”和“绩效”紧密地联系起来,员工绩效治理和员工薪酬治理成为有机的整体,薪酬的激励作用得到空前的发挥。在激励型薪酬模式下,航空高等院校员工的薪酬结构更加清楚。员工薪酬实际上即是各项职能工资的组合,员工所获薪酬的多少取决于个人所承担的工作职能的多少以及个人工作绩效的高低。
三、航空高等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的实施策略
薪酬题目历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任何形式的薪酬变革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利益分配的调整或变革,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题目,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改革的失败。激励型薪酬模式的构建是一项
系统工程,其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领导、员工以及人力资源治理部分等多方面的理解和配合。在构建航空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思想,增强员工对激励型薪酬模式认可度。激励型薪酬模式的顺利实施除了要有一套设计公道的薪酬制度,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更离不开学校员工的认可和配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转变思想,增强员工对激励型薪酬模式的认可度。薪酬变革涉及利益分配的调整或改革,势必会引起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激励性薪酬模式更是如此。可以尝试建立员工薪酬满足度动态调查机制,实现学校人力资源治理部分、学校领导、各部分领导与学校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帮助人力资源治理部分和各部分领导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对薪酬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修正和改进,使得学校的薪酬治理更具动态性和灵活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优化资金治理模式,为激励型薪酬模式的构建提供资金保证。作为非营利性组织,航空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由于其所承担的科研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进,学校能够用于职工薪酬福利方面的资金更十分有限。激励型薪酬模式变革之前,航空高等院校在员工薪酬资金治理上采用多元化资金治理方式,校财务处、工会、学院财务处等部分都有发放工资、补助或福利的权利,这就造成薪酬资金治理混乱、资金浪费严重员工实际收进难以统计等题目的出现。在激励型薪酬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资金治理方面的工作,优化资金治理模式,公道利用有限的资金,取消那些没有任何激励意义的资金分配项目,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奖励绩效突出员工,更加有效地激励员工,进步学校薪酬资金的投进产出比,使学校的薪酬资金使用更加经济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