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高等院校激励型薪酬模式初探(3)
2017-08-08 05:17
导读:3、正确界定员工职能,完善航空高等院校员工职能体系。和别的薪酬模式不同,激励型薪酬模式是基于“职能”而设计的。对学校员工的工作职能进行正
3、正确界定员工职能,完善航空高等院校员工职能体系。和别的薪酬模式不同,激励型薪酬模式是基于“职能”而设计的。对学校员工的工作职能进行正确的界定、编制职能体系
说明书是构建激励型薪酬模式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组织的发展变化,员工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员工职能的正确界定还包含时效性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薪酬治理真正做到与员工需求保持一致,避免薪酬激励效果的衰退。通过建立员工职能体系动态更新机制,对各职能的内涵、外延以及员工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根据记录数据对各职能定义进行定期更新,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理解分配的任务,取得更高工作绩效。
4、建立健全航空高等院校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构建激励型薪酬模式的基础之一,为了真正发挥激励型薪酬模式的激励作用,应该鉴戒现代绩效治理理论的理念和方法,对航空高等院校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航空高等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的选择要以员工职能体系为基础,选择能够真实反映员工工作绩效的职能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各职能的重要性与难易程度构建指标权重;初步选定评价指标之后要对各指标进行具体的描述,做出评价指标体系说明书,并将该说明书的内容公布;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与学校员工和各部分领导的良好沟通,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体系的科学性和公道性。
第二,公道选择评价人。任何评价过程都包含评价人与被评价人;评价人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可信性;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可信,除了选择直接上级、同事作为评价人以外,我们将服务对象纳进评价人的行列;这里的服务对象根据员工类型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内涵,比如,老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医生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图书馆工作职员的服务对象是所有来借阅图书的人等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绩效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个评价过程应该包含评价和反馈两个通道。这是由于绩效评价不是人力资源部分一个部分的独角戏,评价人与被评价人对评价结果都有知情权。对于评价结果的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帮助部分领导更好的了解员工状态,同时也可以帮助员工更好的理解薪酬政策,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郑顺海.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用手册[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马洁.高校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制度的构建[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
[3]王长城.薪酬构架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