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利弊探析(2)
2017-08-09 04:35
导读:4 企业并购的利弊分析 4.1 企业并购具有的优点 有助于企业整合资源,进步规模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以很快的速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确定或者巩固企业
4 企业并购的利弊分析
4.1 企业并购具有的优点
有助于企业整合资源,进步规模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以很快的速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确定或者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上风地位;有助于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本钱;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本钱,改善财务结构,提升企业价值;有助于实现并购双方在人才、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上风互补,增强研发能力,进步治理水平和效益;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谋求并购战略价值等。
4.2 企业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
营运风险,即企业并购完成后,可能并不会产生协同效应,并购双方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互补,甚至会出现规模不经济,比如整个企业反而可能会被并进企业拖累;融资风险,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假如企业筹资不当,就会对企业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产生不利,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反收购风险,假如企业并购演化成敌意收购,被并购方就会不惜代价设置障碍,从而增加企业收购本钱,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收购失败,安置被收购企业员工风险,在实施企业并购时,并购方往往会被要求安置被并购企业员工,或者支付相关本钱,假如并购方处理不当,往往会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增加其治理本钱和经营本钱;资产不实风险,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时并购方看好的被并购方的资产,在并购完成后有可能存在严重高估,甚至一文不值,从而给并购方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4.3 案例
A公司、B公司和C公司为国内某家电产品的三家主要生产商,该种家电产品的市场价格竞争比较激烈,B与C公司同在一省,A公司在相距1 000km以外的省份,A公司与C公司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和着名度高,营销和治理水平也较高,B公司通过5年前改组后,转产进进家电行业,规模较小,资金上存在一定,销售渠道不足,但是,B公司拥有一项该种家电的关键技术,而且是未来该种家电的方向,需要投进资金扩大规模和开拓市场,A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金充足,是银行比较信赖的,其治理层的战略目标是发展成为行业的主导企业,在市场份额和技术上取得上风地位,2003年底,在得知C公司有意收购B公司后,A公司开始积极筹备并购B公司。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3.1 并购预案
A公司预备收购B公司的全部股份,A公司的估计价值为10亿元,A公司收购B公司后,两家公司经过整合,价值将达到16亿元,B公司要求的股权转让出价为4亿元,A公司预计在收购价款外,还要为师费、评估费、律师费、财务顾问费、职工安置、解决债务纠纷等收购交易用度支出1.2亿元。
4.3.2 B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盈率指标
2001年至2003年税后利润分别为1 200万元、1 800万元和2 100万元,其中:2003年12月20日,B公司在得知A公司的收购意向后,处置了一处长期闲置的厂房,税后净收益为600万元,已计进2003年损益,B公司的市盈率指标为20。
A公司进行此项收购的利弊,作出是否并购的判定。
(1)运用市盈率法B公司价值。市盈率法基本步骤包括;检查调整目标企业的利润业绩,选择市盈率和计算目标企业的价值。
根据提供的资料,A公司检查B公司利润余额,发现B公司在2003年12月20日处置闲置的厂房,主要是为了抬高该年的利润数,并进而进步公司出售价格采取的行动。厂房出售产生的利润今后不会重复发生,在估价时要将其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以反映B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
B公司厂房处置所得税后收益为600万元,调整后的B公司2003年税后利润为2 100-600=1 500万元。
A公司发现B公司2001年至2003年间利润由1 200万元增加到2 100万元,波动较大,决定进一步计算其最近3年税后利润简单算数平局数值:(1 500 1 800 1 200)/3=1 500万元,由此验证B公司最近期间的盈利能力为年均税后利润1 500万元。
A公司决定按照B公司最近3年均匀税后利润和市盈率20计算B公司的价值:1 500×20=30 000万元。
(2)计算并购收益和并购净收益。计算并购收益的目的是,分析此项并购是否真正创造价值,由此考虑收购是否应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