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薪酬若干题目探讨(3)
2017-08-11 06:18
导读:三、非货币性薪酬的基本特点 1.受薪对象扩大化。货币性薪酬是组织给予组织内员工的回报,它必须在组织的财务报表等中体现出来。因此,只能局限于给
三、非货币性薪酬的基本特点
1.受薪对象扩大化。货币性薪酬是组织给予组织内员工的回报,它必须在组织的财务报表等中体现出来。因此,只能局限于给予组织内的员工。非货币性薪酬则可能延伸到组织员工的家庭或其他相关的人。比如,治理者在员工家里人有困难或有喜事的时候,表达自己或组织的关怀或祝贺,将被员工以为是很有价值的回报;或者,员工对某一非亲非故的人或人群有特殊的想法,如赞助上学,组织给予相应支持也会被员工以为是很有价值的回报。总之,非货币性薪酬并不局限在组织内的员工。
2.构成的多元化。货币性薪酬是冷冰冰的金钱,组织和个体交易味道浓厚,弱化组织与个体沟通交流的效果,特别是现在很多组织的货币工资发放都是通过银行,治理者和员工见面的机会都寥寥无几,何从谈起沟通交流。非货币性薪酬的多元化构成,能够很好地弥补货币性薪酬的这种不足。它包括来自组织的和来自工作本身的,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如:社会性奖励、个人成长(升迁)、学习与发展、各类奖励、参与决策、便利的生活条件、休假时间、弹性工作制、友谊与关怀、工作氛围、领导的风格、有爱好的工作、挑战性、责任感、成就感等等,不一而足。
3.设计的个性化。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却不是万能的,货币性薪酬的不足会在很多场合凸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个体的个性也益发得以张扬,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追求,对组织及工作有不同的期看,现代组织治理不能对这些不同的追求和期看熟视无睹,也不能简单地付钱了之,而应该提供针对个体的,富于个性的关注与满足。非货币性薪酬在有创造性的治理者手中,能够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因景的变化,
4.激励的长期化。科学公道的非货币性薪酬能够在个体和组织之间建立相应的心理契约,它会对个体的行为有长期的约束,有助于员工的行为形成习惯,这些行为和习惯是员工受到激励的外在表现,它能在组织发展良好时锦上添花,也能在组织经历困难时雪中送炭。非货币性薪酬的给予往往是一个过程,而不像给付金钱只是在某个时点,所以它带来的激励具有长期化的特点。
5.实施的艺术化。较之货币性薪酬,非货币性薪酬难以量化,没有固定的实施模式,甚至有很多非货币性薪酬不能书面制度化。如治理者的一个微笑,有时会被员工以为有很大的价值,但任何治理文件都不可能规定治理者何时、何地要给何人一个微笑;反之,假如这样规定了,这样的微笑反而失往了价值。治理者要能够在非货币性薪酬的运用方面游刃有余,取得成效,必须在专心治理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艺术性地实施非货币性薪酬治理。治理者要专心体会员工,多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题目,深进员工的内心,发现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公道地组织资源,有针对性地实施非货币性薪酬。
6.本钱的节约化。货币性薪酬是组织的财务支出,每一份薪酬都是组织的一笔本钱支出。有的非货币性薪酬也会引发组织的本钱支出,如安排员工学习进修、组织员工旅游等,但更多的非货币性薪酬并不需要组织发生本钱支出,或只是发生很小的本钱支出。如工作的丰富化、营造可人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的信心支持等,都能够被员工以为有很大的价值,却不需组织投进太多的本钱。
四、如何改善组织的非货币性薪酬治理
1.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深刻熟悉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承认人的价值,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组织的非货币性薪酬治理无论是在制度设计时,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要围绕着“人”这一根本,从工作环境、工作设计、营造关系、改善沟通等多方面完善非货币性薪酬的覆盖面和覆盖力度。
中国大学排名
2.践行以心换心的治理原则。治理就是服务,改善组织的非货币性薪酬治理就是治理者做好服务工作的最好体现。服务就要专心,要拿出治理者的诚心、细心、恒心、耐心、热心,经常做换位思考,感受员工的不同需要,进步非货币性薪酬的实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