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治理中的心理契约构建(3)

2017-08-12 04:35
导读:(四)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氛围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氛围和工作行为,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对员工产生角色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这种对群体角色的认同,终极以社会角度和心理契约的形成发挥作用,使企业和员工双方能够在共同的平台上相互作用、相互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应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并使之充分发挥的基础之上,企业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围绕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进行。当然,企业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相应地要求企业应当为员工的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的机制、宽松的环境氛围,构建一个利于员工发展的文化机制。这就要求企业基于员工的特点,为员工描绘出企业和个人发展的远景,为员工指引方向和确定工作标准、价值观和绩效标准。在塑造远景时,一方面,要考虑员工的价值观,留意与员工的价值观相吻合,由于奖励或许只能使员工达到其短期目标,而采用共同的价值观则会在心理上和员工产生共叫,从而使员工乐于奉献自己的忠诚和才能;另一方面,设定目标则要考虑其挑战性。这一点对于员工非常关键,让其有更大的空间发挥其才能,进步他们对治理者和企业心理的认同度,为进一步巩固心理契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晓妹,王重叫.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1)
  2.[美]斯蒂芬· 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题目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