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探讨(2)
2017-08-15 05:02
导读:在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的激励机制中,大部分激励机制的设计与治理者的选择仍然是由政府官员来进行,这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的激励机制中,大部分激励机制的设计与治理者的选择仍然是由政府官员来进行,这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题目,首先要对激励主体进行改革,具体就是在不同的国有企业中确定不同的激励机制的主体,使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国企的分类改革结合起来。
2.2 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制度
在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中,中心提出要“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治理者收进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的国有企业报酬制度。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心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题目的决定》中也提出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说明国企经营者报酬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①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的年薪制度
②构建多元化激励性的经营者报酬制度
③完善经营者的福利、补助制度
2.3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进程
职业经理人的产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没有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的分离、职业经理人的产生也就没有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方式还是以行政任命为主,这就决定了经营者主要对任命他们的行政部分负责,这样经营者就没有优越劣汰的竞争压力,激励机制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改革经营者选拔机制是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的条件之一,而要建立市场化的选拔机制,就要推进经营者的职业化进程。
2.4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
经营者的业绩指经营者完成工作的数目、质量、效益及其它方面对企业的贡献。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就是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经营者的行为和产生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进行评价。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要建立一套科学公道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
考核指标是指对考核对象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包括财务方面的,如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也有非财务方面的,如产品质量、创新速度和能力等。评价标准是指判定评价对象业绩的衡量标准,常用的有年度预算标准、资本预算标准及竞争对手标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2)明确考核主体。
严格考核要解决的首要题目是谁来进行考核,即必须明确考核的主体。目前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经营者自己对自己进行考核,这种考核很难保证经营者业绩的真实性,也难以满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对于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应由国有资产治理部分承担,在考核中还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审计部分以及外派监事会等方面的气力。
(3)针对经营者业绩考核过程中轻易产生的经营者操纵行为,要加大监视和约束的力度。
由于在评价系统中,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主要构建在财务指标之上,而财务指标轻易受到人为的操纵,一些不利于企业的短期行为轻易被表面的数据所掩饰,同时,企业经营者会人为操纵财务指标,以获得良好的绩效评价。所以要尽快解决相关配套的监视机制,以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下的自我激励等题目,进步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 鲍新哲. 关于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思考[J].学习论坛 ,2003,(09).
[2]@吴翔胜.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创新[J].企业活力 ,2003,(10).
[3]@Carpenter, Jennifer N., The Exercise and Valuation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