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运用物流银行融资的思考
2017-08-17 01:3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中小企业运用物流银行融资的思考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题目
[摘要] 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题目。本文分析在实践中小企业运用物流银行业务出现的题目并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物流银行 融资
一、物流银行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1.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题目是世界性的困难,各个国家无论其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发展如何,这一困难都会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是首先我国中小企业成份多种多样,有乡镇企业、科技企业、国有工商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其次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自筹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得较大,银行存款所占比重明显偏小,有价证券微乎其微。再次融资市场方面,金融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票据市场都还存在很多空缺,同时相关的法制还不健全,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实践中最突出的题目则表现为企业“想贷贷不着”、银行“想贷不敢贷”。
2.物流银行业务应运而出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但经济成份的复杂性总会使得作为个体存在一些自身的内在“缺陷”,比如信息不透明,发展不确定,交易不经济等。而这些所谓的“缺陷”正是中小企业与生俱来的特点,假如没有这些“缺陷”,也就没有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的经营上风和特点。因此,题目的关键不是中小企业自身要改变什么,而是我们的金融环境,包括制度、机制和产品,要努力往适应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
以动产质押为主体的物流银行业务则是能很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从广义的角度讲,物流企业资金运营及银行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都可称为物流银行;而从狭义的角度,“物流银行”则是专指物流质押银行贷款业务,它是指企业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而且符合要求的产品抵押作为银行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治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进行信息整合,由贸易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银行综合业务服务。近几年,物流银行在我国异军突起,被“2004中国物流创新大会”列为“十大物流创新模式”之首。物流银行的引进,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题目,银行也可通过物流公司的信息平台把资金流、信息流和货流同一起来,达到一个银行、生产方、经销商、物流企业的四方共赢局面。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中小企业实践物流银行融资中的题目
1.中小物流企业的艰难处境
物流银行业务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是指所有的物流企业,中小企业所选择的物流公司必须拥有雄厚的实力、规范化的治理、先进的信息系统,银行才会与其合作开展物流银行服务。而中小物流企业的数目和在行业内承担的业务量已分别占到总量的80%和三分之二以上。可以说,中小企业已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中坚气力。但是在实践中,与银行进行合作的物流企业往往是中外运、中储、中远等大型物流企业。固然中小企业数目及发展潜力巨大,但总体利润率不高,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都反映企业贷款特别困难,其中遭遇拒贷率高达80%以上。与此同时,银行放贷更倾向于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如中储、中远等,他们从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有任何的障碍。这也是实践中银行对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放贷的条件要比对国有大型企业苛刻得多的原因。目前短期内银行还是不会轻易进进专门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的信贷业务,也不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2.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能运用物流银行融资
物流银行业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中小企业及银行界人士的热捧。理论上完全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能利用的工具。能利用物流银行业务融资的中小企业仍然有限。这是由于一方面银行要求申请物流银行业务的中小企业必须满足一些硬性条件,这些硬性条件包括:产品销售稳定、业务发展迅速,而且拥有比较成熟的分销网络等。比如广发行在审贷时,一般选取行业市场占有率位于前3位,而且产品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好的生产商合作,同时也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实力、品牌着名度等方面,目的是为控制好信贷风险。物流银行刚刚面世不久,固然效果明显,但还需要各方面配套设施的完善才能有效地控制业务风险。比如,多数贸易银行仍然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信息库,还没有制定出有效、公道的中小企业信用
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融资准进标准,还不完全具备市场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能力。因此一些不能满足条件的中小企业会被排斥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