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加强企业全面预算治理的思考(3)

2017-08-18 01:17
导读:3.全面预算治理不应过繁过细 预算并不是越细越好, 假如编制的预算对具体的经营行为也作出规定, 会导致职能部分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不利于发挥职能部分

  3.全面预算治理不应过繁过细
  预算并不是越细越好, 假如编制的预算对具体的经营行为也作出规定, 会导致职能部分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不利于发挥职能部分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 因此, 预算的细致程度应结合公司的授权情况而定。 预算治理不应因循守旧。 在过往的预算治理中, 经常会以历史情况作为评判现在和未来的依据,这样往往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进步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比如, 若以以前年度的本钱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 则可能导致本钱中心为在以后年度获得较大预算额度而故意维持一种较大的支出额度, 因此, 应根据企业实际采用更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使编制的预算更符合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4.严格预算控制和考核
  预算控制和考核是增强预算执行力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做到,一是强化日常控制。为保证经营活动始终沿着预算目标展开,预算治理办公室对公司预算指标必须进行日常控制,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 ,对确认来源后的开支必须经部分领导签字方可报销。各中心、部室发生的用度,必须控制在预算目标之内,每月编制月度预算执行报告,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分别通报公司领导和职能部室、各生产中心,对预算执行不好的部分帮其分析原因,督促采取改进措施,以保证年度预算的实现。二是严格预算考核。为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预算治理目标纳进考核范围,对各责任中心实行本钱用度包干,实行节奖超罚。每月初,由预算办公室根据各责任中心的实际数据与其预算指标的对比,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并与各责任中心一起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找出改进措施,提出考核方案,报预算委员会批准;由预算委员会公布考核结果,并由相关部分“刚性”执行,以实行“严考核、硬兑现”的考核体制。因此,把个人收进与单位效益相挂钩,是全面预算治理得以贯彻、落实的制度保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建立预算预警机制
  为将非正常业务活动控制在萌芽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全面预算治理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有效的预算预警系统,为此,必须做到,一是建立预算内事项预警。对于预算内事项,在实在际发生额接近预算时出具预警提示,提醒各部分和有关职员留意预算的执行情况,提前采取措施,防止超出预算。二是建立预算外事项预警。对于发生预算方案中没有预计,而执行中即将发生的业务时出具预警提示,提醒有关职员按照预算治理制度进行分析和审核,以决定是否应该发生及如何分配资源。三是建立***事项预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针对***经济现象发出预警,预防其转换成隐患事项酿成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邓春明:对加强我国企业全面预算治理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7.7.
  [2]张伟立:加强企业全面预算治理的若干思考.商场现代化, 2007.4.
  [3]占东平:企业全面预算治理的现状与改进.财会通讯,2006.9.
  [4]玛天梅: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治理.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8.
  [5]财务治理: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用书.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6]周津淼:论全面预算治理的作用和做法.《经济师》,2009.1.
上一篇:学习型组织与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