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心理因素在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中的应用(3)

2017-08-22 02:17
导读:三、国内研究成果及现状 尽管“人力资源”的概念早在1954年就已由彼得?德鲁克提出,但由于当时处于产业经济时代,技术设备创造的价值远大于人力资本

三、国内研究成果及现状
尽管“人力资源”的概念早在1954年就已由彼得?德鲁克提出,但由于当时处于产业经济时代,技术设备创造的价值远大于人力资本价值,故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人力资源概念一直“曲高和寡”,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知识经济兴起,人力资源治理才逐步被企业接受,到90年代初,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掀起了人力资源治理***,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治理也逐步重视起来。
90年代初期,随着大量拥有先进的人力资源治理模式的外资企业的涌进,我国企业开始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以《中外治理》为代表的一批治理杂志刊登了王通讯、叶延红、彭剑锋等一批人事理论工作者一系列关于人力资源治理的文章,论述了情感治理、自主治理、***治理、人才治理和文化治理在企业治理中的重要性,并阐明了人力资源治理的积极进取的内涵。
90年代中后期,人力资源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蓬勃发展,1995年“人才与企业战略研讨会”召开,以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大敌是人才滞后,并把人力资源提升到战略高度,此后几年间,人力资源治理理念登上各媒体版面,如“企业家要像商品一样进进市场”、“企业家是决定如何配置各种资源的发明家”、“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与激励的研究报告”等全新理念的论述。
进进21世纪后,我国人力资源治理进进了理念、经验与技术齐头并进阶段,每当一个理念趋于成熟,就会有企业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如股票期权理论后的“上海贝岭虚拟期权计划”,科学治理内涵在于量化后的“许继团体对人才的量化”。
同时,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治理理论开始关注东方文化,治理学者们提出了建立“东方治理学派”的呼声,苏东水教授在《治理学》一书中指出治理的本质就是“人为为人”,即治理的过程就是从“人为”到“为人”的过程,夸大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马涛教授在《传统的创新——东方治理学引论》中植根于中国精深渊博的传统文化,更详实地阐述了东方治理的基 本内容本内容:仁爱治理、***治理、中道治理、无为治理、奇正治理、制度治理、行为治理、谋略治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 研究的现实意义
纵观我国人力资源治理产生发展历程,短短十几年,已完成了思想意识的转变,普遍树立了“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的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观念的熟悉与开发也应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实践相对于观念的滞后也应缩短。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未来员工素质在普遍进步,知识型员工会陆续布满各种企业,自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答应企业进进高校招聘后,大学生在企业里安家落户不再是新鲜的事了,但这些人才似乎最让企业伤神——难于治理。
上一篇:基于品牌内涵视角上的品牌延伸策略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