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面临的机遇与题目(2)
2017-08-22 06:46
导读:我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面临新的机遇 在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开拓东盟市场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的大国风范为开拓
我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面临新的机遇 在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开拓东盟市场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的大国风范为开拓东盟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1997年以来,东盟国家先后遭受金融危机、恐怖主义、非典、海啸等多种危机。在每次危机中,我国都表现出大国的风范,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从而在东盟国家中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2002年底,我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表示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目前,东盟国家对我国的疑虑和担心正在消除,对我国的认同感逐渐加强,从而为我国企业在东盟市场拓展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CAFTA的启动为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自2002年CAFTA框架协议签订以来,自贸区的投资促进效应就已经得到了发挥,近两年双边投资项目与金额都呈不断增长的态势。今年,CAFTA正式启动降税过程,双方的经贸关系将更加密切,彼此的投资与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这对我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而言是一个有利的契机。目前,CAFTA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预计到2010年自贸区人口将达到17亿,GDP将达到2万亿美元,贸易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这将为我国企业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今年初东盟国家与我国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投资促进活动,以吸引我国企业赴东盟国家投资。如2月在汕头举行的中泰经贸合作发展论坛上,以及3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马来西亚商务洽商会上,泰国与马来西亚政府官员均表示将致力于吸引中国投资,进一步拓展双方的经贸合作领域。
(三)我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为走出往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包括TCL、华旗资讯、厦新手机、华为技术、复兴通讯等在内的一批着名企业已经在东盟国家市场占得先机,取得较好业绩。尤其是TCL,六年前就在越南设厂生产彩电,目前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十六,在菲律宾市场占有百分之七;空调、冰箱、洗衣机、手机等产品也大举开拓东盟市场,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各国的市场份额逐步进步。此外,华为三年前在泰国成立公司,现已成为泰国电信市场主流设备供给商之一,交换接进、移动、传输等产品均已在泰国实现规模,销售额累计达1.5亿美元。这些成功的案例对我国企业拓展东盟国家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四)双方结构的互补性为开拓东盟市场形成了直接驱动力 我国与东盟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为我国开拓东盟市场形成了直接的驱动力。具体而言,我国纺织品、
服装、鞋、食品、谷物、建筑材料、机电、化工产品等产品具有比较上风,而东盟在原木、石油、自然气、煤、自然橡胶等资源性产品上具有较大的上风。此外,东盟10国的经济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双方合作的空间与潜力非常大。此外,沿海部分企业正面临劳动力、原材料本钱上升等,东盟市场正是其转移生产基地,拓展新的空间的首选地域。
(五)东盟国家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开拓东盟市场展平了道路 大部分东盟国家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加上当地的华人基础以及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投资环境基础较好。对我国企业来说,对东盟地区投资较海外其他地区更为便利。近几年,东盟国家国内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引资力度,放宽外资准进,加强投资促进工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2004年,新加坡大华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瑞士国际经济发展秘书处等机构还联合设立了总额达21250万新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基金,用于扶持进行双边投资的中小企业。此外,东盟国家正与部分发达国家进行FTA的谈判,通过在当地投资,还可发挥地缘上风,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保护壁垒,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商品出口。各方面的情况都表明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正在趋向优化,从而为我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展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