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面临的机遇与题目(3)
2017-08-22 06:46
导读:开拓东盟市场中存在的题目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开拓东盟市场均表现出较大的热情,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题目,了我国在东盟市场投资规模的扩
开拓东盟市场中存在的题目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开拓东盟市场均表现出较大的热情,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题目,了我国在东盟市场投资规模的扩大。
(一)投资金额较低,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我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额较低,处于起步状态。据我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企业在东盟10国的投资项目达947个,中方投资11.6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7.70%.目前,同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对东盟的投资相比,我国对东盟投资相对较少,未能形成规模与集聚效应。据东盟统计,1995~2003年期间,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仅占其全部吸引外资金额的0.29%,同欧盟(28.83%)、美国(16.47%)、日本(12.90%)相距甚远。此外,投资领域也存在重复现象,贸易和加工占主要地位,仍处于海外投资的低级阶段。
(二)信息渠道不畅,对东盟市场缺乏了解 目前,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大多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较发达的东盟成员国,对一些落后国家,信息资源相对较为缺乏。此外,信息资源及数据库的建立也较为滞后,不能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从而导致企业对东盟市场的情况缺乏了解,加大了其拓展东盟市场的难度。
(三)产业结构存在相似性,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与部分东盟国家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尤其在很多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内,竞争比较激烈。如我国与越南的纺织品就存在较强的竞争,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近的报告,越南纺织品生产商的竞争力仅次于中国,居亚洲第二。此外,东盟国家市场较为开放,我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必将面临来自日本、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地区以及欧美企业的竞争压力。
(四)资金不足,投资项目贷款困难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需要较多的前期市场开发用度。目前,民营中小企业是开拓东盟市场的主力军,但普遍都碰到资金短缺、投资项目贷款困难等题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海外发展的瓶颈。
(五)部分东盟国家环境恶化,影响投资信心 2004年,部分东盟国家国内
政治环境有所恶化,如缅甸国内军人、民盟和少数民族团体的矛盾和斗争仍在加剧;泰国南部地区暴力还在频频发生;印尼反恐形势也较为严重;菲律宾政府军队与***武装的冲突不断,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打击了我国企业的投资信心。
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的政策措施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为配合我国“走出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手:
(一)加强市场研究,选取比较上风产业开拓东盟市场 应加强对东盟各个国家的市场研究,深进了解各国有关投资环境、市场结构、贸易法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情况,在国别和产业上作积极而谨慎的选择。应针对不同市场,选取不同的比较上风产业,做好可行性研究。着重加强同东盟国家在矿产、能源等资源性产业上的合作,充分利用东盟与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双方产业合作的水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二)以点带面,通过边境省份搭建开拓东盟市场的桥头堡 我国广西、云南等边境省份与东盟国家毗邻,有明显的区位上风,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更为密切。应充分发挥这些边境省份的地缘上风,以点带面,搭建开拓东盟市场的桥头堡,如举办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促进会,加强道路关键、商贸中心建设,使其从国内的地理边沿变成开拓东盟市场的中心地带,带动其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内地区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三)设立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针对目前企业对东盟市场、法规尚不了解的现状,应由政府设立专门的信息服务中心,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在整合国内外的相关信息资源的同时,加强对东盟市场的跟踪与调研,与东盟各国信息咨询机构建立联系,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