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对企业治理信息化的影响(2)
2017-08-23 04:21
导读:(二)内部控制影响企业对信息的敏感性 内部控制活动是否畅通直接影响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程度。成功的内部控制能使员工对称地获取企业内部信
(二)内部控制影响企业对信息的敏感性
内部控制活动是否畅通直接影响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程度。成功的内部控制能使员工对称地获取企业内部信息,明确生产、治理目标,使每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其承担的特定职责。同时内部控制为员工开辟了向上级部分沟通重要信息的渠道,避免职工与企业矛盾。同时,为员工对外界顾客、供给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的沟通提供了方法。具体表现在:
(1)内部控制影响企业治理指令被贯彻执行。治理决策层的计划或指令能否及时、恰当地得到落实,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内部控制的监视和激励机制是否完善。内部控制假如建立有效的监视和激励机制,就会把员工的职责和利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治理层的决策得到顺爽利实。
(2)内部控制加强了企业和职工的信息沟通。内部控制系统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次中的畅通,使员工能够知悉其营业,清楚其所担负的特定任务,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它们如何生效;员工在执行任务时,一旦有非预期的事项发生应采取什么行动,并预防再度发生。同时,员工拥有在组织中向上沟通重要信息的方法。这能使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矛盾及时得到反映和解决。
(3)内部控制把企业各部分整合在一起,使企业信息得到有效共享。企业中各部分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内部控制能把各部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各部分信息共享,从而使治理层能及时把握企业的产销、库存等情况,并适时调整生产计划。
此外,内部控制系统还能通过测评、报告形式为治理层及时提供行业分析报告,市场
调查报告或者会计报表等信息,使治理决策有据可依。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内部控制影响企业风险评估的能力
在建立信息系统之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一堆文件和手册,执行过程也只能是定期地检查和评估。这使企业风险评估缓慢,企业不能及时规避风险。信息系统使得动态和实时控制成为可能,内部控制也由以事后的监视检查为主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模式,更好地体现出基于猜测和预防的风险评估机制。
(四)内部控制影响企业的治理决策
COSO报告以为,控制活动是确保治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针对“使企业目标不能达成的风险”采取必要行动。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这主要包括:
(1)高层治理职员对企业所做的战略决策。高层治理职员的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把握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个企业的绩效。其控制活动涉及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变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控制活动结果是形成企业计划。
(2)中层治理决策。中层治理职员负责贯彻执行高层职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视和协调基层治理职员的工作。中层治理的输出是生产调度和完成计划的测度。负责某一部分的经理职员复核自己所负责部分的业绩报告,检查本部分各业务活动的情况,以便明确趋势。
(3)基层治理职员。基层治理职员也称第一线治理职员,主要管辖作业职员,给作业职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视现场作业活动。如保护设备、存货、证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实体安全,生产操纵是否正确,有没有按产品质量要求生产等。其控制活动结果是产品本身或服务。内部控制系统应提供标准化的操纵流程和指令。
四、内部控制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由于内部控制提供了对资料中心运作的控制;对系统软件的控制;存取安全的控制;对会计电算化步骤及相关的人工程序的控制;对应用系统的发展及维护的控制;对信息输进、输出模式的控制等对信息处理的控制,从而使得企业会计工作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允和如实反映。具体表现在:(一)内部控制对会计电算化步骤的控制,使传统会计模式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