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与当代民企文化的融合(3)
2017-08-24 01:04
导读:2.传统文化与民企文化的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夸大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儒家反复告诫人们要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
2.传统文化与民企文化的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夸大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儒家反复告诫人们要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老子夸大“无为而治”,等。这些思想表面上看,与当代西方主流企业文化是相冲突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矛盾的。实则不然,企业构成要素中除了资本、技术等物质的东西外,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根本是人,资本的运作靠人,技术的把握和使用在人,生产要素的配置取决于人。我国传统思想中“和”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精神,不仅契合了世间万物发展的要求,也是所有社会活动必须遵从的终极法则,通过“和”,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这是超越任何西方文化的人类最高思想境界。德治、仁爱、礼让等思想,并没有否定个人利益、社会竞争和社会法则,而是对以“功利”为导向,以“契约”治理为手段,以“竞争”促发展文化的一种修正和补充。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环境危机不断加剧,“9.11事件”的爆发等,说明西方原有的唯我发展观、唯物质观、唯制度观已存在很多与社会趋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传统思想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日本不少企业把《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把其中的思想作为企业经营治理的根本方针。被尊为“日本产业之父” 的涩泽荣在其所著的《实践论语》一书中坦言:“我的经营中虽饱含着辛劳和惨淡,但是由于常遵孔子之教,据《论语》之旨,故使经营获得了成功”。松下公司在其贸易干部学校中,把儒家经典作为贸易道德课的教材。韩国学者安炳周以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说:“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由于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 。美国学者彼得?伯格以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法国巴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往,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前,往吸取孔子的聪明”。目前,西方对东方文化非常器重,以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