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题目及相应对策(2)
2017-08-25 06:30
导读:(五)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组织治理 一方面,缺乏现代企业治理制度。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粗放式经营、家族式治理模式,不能用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往治理企
(五)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组织治理
一方面,缺乏现代企业治理制度。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粗放式经营、家族式治理模式,不能用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往治理企业,缺少实用型企业治理人才。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也不健全,企业经营治理方式落后,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治理层次不清。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来源多为个人或几个人合伙出资,使得企业内部在决定发展、分配、用人、责权利分配等题目时极易发生矛盾和冲突,严重时会导致企业解体。此外,计划性不强,生产、质量、财务等各种计划的落实、检查和调整不规范。由于民营企业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企业的工作经常是命令代替计划,随意性太强。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不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就是继续沿用成功国企的文化观念,甚至翻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不加过滤直接移植到企业治理中来,是一种简单的模仿,企业文化的效用不能得到发挥。
二、解决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题目的对策
(一)进一步进步对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的熟悉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回纳为:一是有利于市场自由竞争和反垄断;二是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三是有利于社会
就业;四是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和落后地区题目;五是有利于经济调整;六是有利于未来发展。发展民营企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应当具有全面的、长远的、战略性的科学熟悉和评价,加强对民营企业题目的战略研究,研究家庭和家族企业等适合民营企业存在的形式,进一步揭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律,增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科学性和自觉性,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体制环境和政策体系。
(二)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是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完善,都需要培育和发展大量的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因此,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服务体系,首先,要逐步减少其“官办”和“垄断”色彩,分清政府职能与市场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剥离公共服务与盈利性服务。其次,大量引进民间资源,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民营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在限制一些政府机构以行政权力寻租行为的同时,公平地向所有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无偿或低本钱的必要基础服务,特别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民办公助形式,主动扶持民间中介机构的发展,发挥其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功能,从而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治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也要加强立法,有效约束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为,促进社会中介组织自律治理,创建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市场秩序。
(三)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题目
在加强金融监管和财政风险防范的条件下,国家可以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从民营企业的特点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切实发挥银行内设民营企业信贷部分的作用,改进信贷考核和赏罚治理方式,进步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重。在按照金融市场发展要求进行改组现有贸易银行体系的同时,城市贸易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可以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进股,增强资本实力。政策性银行也可依托地方贸易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等业务,并改进对民营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扩大贷款质押范围,增强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灵活性。有关部分和社会中介机构应当帮助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和进行项目融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吸引国际金融组织投资,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四)促进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