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2)
2017-08-27 01:06
导读: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
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精良、灵敏、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塔型结构。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分、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治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视协调本钱,使市场和四周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进步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为企业赢得竞争上风。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来赢得市场
企业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人才储备、资金配置、治理模式等方面并没有根本的改观。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企业要及时转变治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使之与信息化形成良性互动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企业经营的集成化治理,从供给商、合作伙伴、生产过程到销售和客户关系的信息治理。因此,信息化是对企业经营流程的改造,也对治理模式革命和挑战。可以采取:(1)找好信息化建设突破口,“结合自身实际,结合行业实际,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进行改造,时信息效益最大化。(2)加大信息化资金投进,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公道支出和配置信息化资金,不断进步信息化资金利用效率。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加快信息化服务业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人力和物理的保障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综合
系统工程,企业因应在大的环境下把握信息化的方向和策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因此要把培养信息化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好。同时还需加强信息化治理职员的持续教育和岗位
培训,加强重点企业信息主管队伍的建设。
四、小结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进步自身的竞争力,而在企业进进信息化阶段,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有的情况,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赢取市场的竞争力,为长远的更好的发展打算。因此,企业信息化须结合实际环境,更加有效地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从而推动企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炳辉.企业信息化领导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王学兴.企业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J].发展论坛,2003,(2).
[3]杨梅枝,蒲清泉.信息化是加快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J].当代思潮,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