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治理(2)
2017-08-28 03:20
导读:三、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治理存在的及应对策略 应收账款作为施工企业生产、结算的同一体,企业一方面需要借助于它来承揽工程,增强竞争力,进步盈利
三、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治理存在的及应对策略
应收账款作为施工企业生产、结算的同一体,企业一方面需要借助于它来承揽工程,增强竞争力,进步盈利能力,同时又希看避免带来治理本钱和坏帐损失,导致资金周转上的困难。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既对立又同一的题目,使企业实现竞争力增强、收进增加和现金回收的多赢,是企业应收账款治理的目标。但施工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的治理存在诸多题目,从施工企业内部来讲,主要存在以下题目:(1)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清理、回收工作不够程度,有的企业尚未熟悉到巨额应收账款的存在给企业造成的资金利息、效益等方面的隐性损失,没有对清欠工作投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有的企业经营、财务等相关职员频繁变动,致使大量挂帐的应收账款理不清来龙往脉,特别是较长的结算款,新接手的职员不了解情况,帐目更难以理清,很多应收帐款时间一长就成了无头案,根本无法追债。(2)企业对建设单位的工程结算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项目未抓紧结算,致使结算不断拖延,工程款不能及时收回。(3)企业在选择建设单位、投标对象或签定合同时不慎重,未考虑工程款的回收题目。有的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项目,签约阶段对建设单位或投标对象的审核不完备,对工程合同的审核不严格,无形之中接受了不规范、对施工企业不同等的合约,施工过程中主动垫资,甚至贷款,负担甲方资金不落实的损失,造成工程款的大量拖欠,前清后欠,越清越多。(4)对应收账款的考核制度不完善,应收账款的存在及拖欠往往与财务负责人或相关工作职员以及项目经理息息相关,甚至成为部分人从中捞取个人私利的“聚宝盆”,随着项目的完工,项目部解体或迁移,应收账款的清欠即告结束,即使再从另外的工地上派人专程与建设单位联系,往往也只是走形式,有花无果。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施工外部来说,导致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治理存在的因素主要有:(1)市场环境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体制改革期有关法规尚不够健全,可操纵性和对施工企业的公平性不够,对业主的约束有限。(2)建设单位的投资本身存在资金缺口,把项目资金不足的包袱甩给了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接了资金不能落实的钓鱼工程,造成了大量应收账款无看收回。施工企业为避免造成停工损失,***连续垫付工程资金,赊购材料维持施工继续进行,甚至直至施工企业的资金垫空,建设单位仍没有资金支付工程款,拖欠的应收账款也就无看回收。(3)工程质保金的提存、退回对施工企业条件过于苛刻,致使施工企业投进大量人力、物力,几年、甚至几十年应收款挂在帐上,不能全部收回。根据建筑施工行业的相关规定,建设工程在结算以及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要按工程造价的3%—5%预留作为工程质保金,但往往在质保期结束后,有些建设单位却以工程质量分歧格为由拒尽付款,或因更换负责人使退保手续难以办理,终极形成长期拖欠的老帐、呆帐。
针对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治理中存在的以上题目,本人根据在施工企业工作的亲身体验,结合应收账款治理制度,提出以下建议或措施,以试改善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治理、回收工作现状,加快资金循环,进步资金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多赢的目标。
(1)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治理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的治理,关键得从内部进手,内部的应收账款治理制度要规范、完善。首先,应确定、公道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赊销”款,但也存在对甲方结算工程款、回收拖欠款的信用策略题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给甲方适当的信用期和信用政策,并事先以合同、协议明确形成制度,既能给市场提供企业治理完善、质量可靠、取信用的信号,增强企业投标过程的中标率,又有了对应收账款治理的可循的制度、规定,能够保证应收账款帐目的清楚、正确。其次,应制定科学、公道的催收制度和规范,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赏罚制度。对应收账款的治理落实责任人,并明确责任,按时收回及提前收回的给予公道的奖励,因个人原因延误应收账款催收、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应给予一定处罚,从正反两方面确保催收工作及时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