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孔子和孟子对音乐的论述看二人的文学批(2)
2013-05-28 01:40
导读:孟子“与民同乐”的文艺 美学 思想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起来的。他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
孟子“与民同乐”的文艺
美学思想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起来的。他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所说的“与民同乐”之“乐”,是指快乐之乐,而非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在“与民同乐”的前提下,国君的“好货”、“好色”等缺点都可以成为为民谋福德资本。《孟子·梁惠王下》里孟子给齐宣王讲了实行王政的道理和做法,齐宣王心向往之,却以自己“好货”、“好色”的缺点为力不足的借口。孟子没有放弃任何可以向国君宣传自己主张的机会,他说“好货”(贪爱财货)不要紧,《诗经·大雅·公刘》里记载说以前的圣君贤王公刘也贪爱财货,只要您(齐宣王)做到固定在一个地方居住的人民的仓里有积谷,旅行中的人的行囊里有干粮。您贪爱财货,与百姓一同享用,对于实行王政没有妨碍。“好色”也算不上缺点,《诗经·大雅·绵》里说从前周朝王业的奠基人之一的太王古公寓父也贪爱女色,宠爱他的妃子太姜。只要做到在大王您的国境内没有因为找不到丈夫或丈夫长期在外而埋怨的女子,没有娶不到妻子或与妻子长期分居的光棍,您大王要是贪爱女色,也能注意广泛满足老百姓在这方面的需要,王政就可以实行起来。孟子肯定了人的各种欲望,认为图君只要将自己的欲望与民共享,即在满足自己各方面需求的同时也能照顾到百姓的需求那么王道就可以兴起来。文艺也是一样,也可以通过“与民同乐”的方法教化百姓,使自己和百姓都得到享受。
关于音乐,孟子和孔子的观点不尽相同。孔子“郑声淫”、“放郑声”的态度坚决。孟子则认为古乐和今乐在涤荡人心,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在教化百姓方面的作用一样。孟子认为古乐之所以要尊敬,是因为古圣贤之君能“与民同乐”,只要能“与民同乐,则今乐也即是古乐。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也是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无论是诗、乐、舞还是别的文艺,都要看它能否“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