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古代用人四步骤——《老子》四章译注解评(2)

2013-07-15 01:12
导读: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将具体的用人之道——用人的步骤和过程——套进来理解本章,就会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觉得古人所述非常的深刻和精
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将具体的用人之道——用人的步骤和过程——套进来理解本章,就会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觉得古人所述非常的深刻和精辟。

  本章译解,就是从用人这个角度进行的。在理解了用人这个角度译解的基础上,再用“用物”及其它要素,来替代 “用人”,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妙趣和启发,亦会使人有不少收获。

  解读:

  “道■,而用之,或不盈。”这句话,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用怎样的人,指预备用的人,对所要做的事情,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二是怎样用人,指用人的人,思路要明确。

  用人,是要让所用之人,帮助自己做事,并且要能够使所做的事情,能够达成预期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路,做的时候,就难免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很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尤其是从事工作的人,工作思路尤其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工作绩效问题,而是涉及到所管理的范围、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自己的思路都不清楚,那么,他人就更无法了解其思路和要求了,下属之所做,就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也就是所谓“大将无能,累死三军”的缘故。可以说,工作思路明确,是从事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素质和要求。

  怎样用人,指用人的思路要明确,也就是说,要明确怎样发挥所用之人的作用。如果不清楚怎样才能把人用好,而去用人,使用的结果,可能就不会很圆满。起用一个人后,对群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该人会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如何消除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用人者需要考虑的。

  结合本章后续文字的意思,鄙人认为,从第二个角度去理解,更为妥当。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本章的核心,是用人者应该做的事,是让所用之人,融入群体、系统,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的过程、的四大步骤,或者说是上级对下级(含下级管理人员)在不同的时期,重点需要做的事情。

  “挫其锐”,是很值得玩味的几个字。普遍都认为这是主张人不要有锋芒锐气,这也导致人们普遍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保守的。真的是这样的吗?

  要真正准确理解这几个字的意思,首先,要清楚“挫”是什么意思?何为“锐”?“锐”又有何利弊?

  先说“挫”。挫,通“锉”,原是指用手拿着锉刀、油石之类的工具,修磨加工精密的零件、工具、刀具使其变矮的动作。这是一种加工量较小的精加工,在近代的工厂,锉一直是钳工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锉六方,也是钳工最常见的技能实际操作课题。

  加工规模化大生产普及化之前的手工、单件加工时代,锉,是许多行业的人都具备的、修磨自己所用工具、制作精密零件的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技术含量很高、也很普及的技能。在现代,锉多用于主体已经加工完的零件的倒角、去毛刺,其作用和技术含量,普遍来讲已大大降低,但在特异专用工具和样品等单件制作中,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操作技能。

  锉,看似简单,实则是非常需要细心、耐心的修磨动作,并且需要比较丰富的综合知识,必须非常明确零件的要求,了解零件的现状与要求的细微差异,并消除这种差异。在进行这种作业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所做的零件报废,工具刀具不好使用,使得自己前功尽弃,得从头再来。

  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磨菜刀,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锉”,因为它只要求达到锋利的状态,基本上没有多少形状和尺寸要求。

  锉与磨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手持加工工具去加工已固定好的零件、刀具,移动工具一点一点地去加工零件、刀具上需要加工的部位,每个动作加工的范围较小、较集中、较深;后者通常是手持需加工件,在固定的工具上移动零件进行加工,每个动作加工的范围和面积较大、较分散、较浅。

  锐,是尖、锋利的意思,多指棱边,原是针对金属制品而言的。几何学中,称小于90°的角,称为锐角。

  锐的物品,一般是说脆、硬材质的物品,可塑性差。软、韧材质的物品,是否“锐”,没有多大意义。人们一般使用说脆、硬材质物品的尖、尖棱进行切割类的加工,而其尖角、尖棱也很容易伤损的其它物品,自身也很容易被崩掉、折断、磨损变钝。物品的棱角越尖锐、锋利,越容易弄伤别的物品,其棱角也越容易崩掉、折断、磨损。这也是现代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刀具,刃口不是越尖越好的缘故。

  对于“锐”是功能部位的物品如刀具工具等来说,刃口角度越小,即越“锐”,切入需加工的零件时越轻松,同时,刀具的寿命也越短,越容易出现崩口、折断、磨损变钝等情况。崩口、折断的刀具,一般只有报废抛弃。而磨损变钝了的,则需要修磨,这时的“挫”则是要恢复它的“锐”。

  所以,不是越锐越好,不同的情况下,对“锐”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根据其使用、使用的方法方式、受力特点和角度、所切割加工的物品的材质特性等等,选用合理的角度,保持适当的“锐”,并且要妥当保护和小心取放。刀具之“锐”,既有利,也有弊;即能提高效率,也易造成伤损。“磨刀恨不利,刀

   [2]    

上一篇:文化视野对中国现代神话学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