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黄小配近事小说研究述要文(2)

2013-07-17 01:02
导读:三、黄小配近事小说的原型 研究者都认为,黄氏的近事小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将其主人公与当时的真人对上了号。但是,在小说的人物形象与原型

  三、黄小配近事小说的原型

  研究者都认为,黄氏的近事小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将其主人公与当时的真人对上了号。但是,在小说的人物形象与原型是否一致的问题上。研究者对周庸桔、张任磐、康有为、袁世凯这几个形象有不同的看法。像<廿载繁华梦》的主人公周庸佑,字栋臣,影射晚清广东大买办周东生(栋臣是东生的谐音)。在从原型到典型的转变过程中,作者的处理手法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至于《宦海潮》的主人公张任箬,其原型是清末外交家、广东南海人张荫桓,有研究者认为,黄氏对这位“外交人才流露了赞许之情”,也有人认为“作者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他为求得升官发财而采取的种种卑劣行径”。对于康有为这个人物,有研究者认为,作者在小说中处理得十分失败。因为康有为的形象在小说中被“有意丑化了”,但是也有人认为,“从陈少自、曾克瑞以及康有为儿媳庞莲的回忆来看,黄世仲笔下的康有为基本符合原型”。对于袁世凯,有人认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脚,但是阿英说:“用于袁世凯的笔法,不少是抑扬失当的,甚至是是非倒置的”。不过批评过后转而又说,作者写袁世凯“不是提供更多的细节和遗闻逸事来补正史之不足,而是在众多的事实中更为大胆甚至主观地进行取舍抑扬乃至虚构”。既然有这样的创作理论作为,那应该明白,黄氏塑造人物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创作理想,不是为人物立传,所以,在的取舍和加工上,黄氏有他自己的理由和方法。
  事实上,小说与史传或者人物传记有很大不同,而不同的文体对真人真事的处理在程度上要求是不同的。小说人物可以来源于生活、历史;但是生活、历史中人物,并不等于小说人物,小说家要对人物材料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加工。而作家对其进行或深或浅的加工,就要看其思想认识、创作意图与创作水平的高低了。因而,对于小说创作,没有必要就小说人物与历史中的真人、真事是否完全相符而争论不休。

  四、黄小配近事小说的思想内容与成就

  对此,有的研究者肯定其思想内容,而否定其艺术成就;有的则是肯定其艺术成就而否定其思想内容、创作动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就举《大马扁》为例,有人认为:“所写多非历史真实,有些完全是出于丑化”,“这种描写虽出于当时革命宣传的需要,对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小说创作的动向不能说毫无意义;但从角度来衡量。应视为失败之作”…如。这是肯定内容、否定形式的观点。不过,也有人说:“这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充满错误与荒谬之处,艺术上也较平庸,基本上是一部失败之作。”这种观点是从内容到形式都一致否定。再说《宦海升沉录》。有人认为:“在演述某些历史事件和塑造袁世凯形象方面,也有不妥当或不准确的地方,但不失为一部有特色的小说,它的进步倾向是主要的,这种观点对其成就含糊其词,承认其有所成就,却又没有肯定地说其好在何处。但是,持这两种不同观点的研究者之间没有形成尖锐的对立阵营,也没有因为激烈的论争而形成公开对立的两个派别。
  出现这种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界对黄氏近事小说的研究没有充分展开,介绍性的东西当然不能形成学术气候;其次,各自都有自圆其说的条件,“因为小说家言,畸轻畸重之处,自然也就难免了”;再次,研究者多对黄氏所处的时代和思想表示理解,这是由于“属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思想方面的局限所造成的,与带着阶级偏见进行恶意的攻击和诽谤到底不同”,正因为这样。所以没有人严厉指责过黄氏的小说创作。

  五、黄小配近事小说与谴责小说及其他革命派小说之比较

  赵明政先生指出,谴责小说与黄氏近事小说有以下区别:第一、从思想内容和立意方面看,谴责小说“往往千篇一律地暴露官场伎俩,停留在指斥、嘲骂时弊之上”;黄氏的小说“没有停留在暴露谴责上面”,“有着明确的意图——推倒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理想,在揭露中蕴含着积极的主题”。第二、从小说结构方面来看,谴责小说“采用平面横式结构”,“罗列奇闻怪状和官场丑闻,编成一组组互不连属的故事”;黄氏的小说“采用纵式结构”,“以一人遭际反映一个时期的生活进程,以一人的经历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第三、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谴责小说“缺少完整的典型塑造,往往是人物性格单一,形象单纯”;而黄氏的小说“比较注重刻画人物性格,所以人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人物形象还写得相当丰满”。

   [2]   

上一篇:浅析《等待戈多》的后现代性初探 下一篇:阿库乌雾诗集《走出巫界》的文化心理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