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结果却是(《重游》):
重游开始
世界不再圆满
我有家难归
但漂泊着的诗人并未停止其追索,是现代文明造成了人类精神的无所归依,那么就让我们回到生命最初的来处——自然(《布尔儒僳)):
我多么渴望荐度潜入
那所林带成为
直立的獐子
或是一粒满实的杉种
去天壤相依的真意里
造就更为玲峻悲怆的
命运裸裸之境地
这是否就是人类真正的生命家园?诗人的思索纠缠于几种的冲突中,本身也就构成了冲突,通过阅读《背景》一诗,或许我们更能理解诗人面临的这种冲突。
诗题《背景》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它既是彝人生活的现实的生存,也象征着彝人强大的文化心理背景(也许我们还可以越过彝人生活的山寨,看到它也正是我们共同生活的背景):
你们在送葬的道路上暂时停止哭泣
体们首先将你们的痛苦深深回忆
你们背着竹篓走进山林采集野果的日子
你们在野林燃起第一苗篝火
你们将篝火据为已有的日子
你们的后代象果子一样丰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