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探讨了《周易》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周易》曾被古代的儒家奉为经典,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们的必读书。人们也曾把《周易》当作一部占筮的书,所以,在特定的时代也被当作封建迷信而受到批判。
关键词:周易;历史唯物主义
《周易》之所以被古代的儒家奉为经典,是因为书的作者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出发,编进了大量历史故事,记录了大量历史事件,它从头至尾都放射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但由于社会原因或作者的某种目的需要,把卜筮的时间、人物省掉,只把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隐晦地记录下来,编在卦爻中作为例子。爻辞写得简单、概括,又加年代久远,想辨清写的什么时间、哪段历史事件就不太容易了,所以,那光芒被历史的尘埃所遮蔽,人们便有了种种不切实际的解释,把它当作一部占筮的书也就不足为怪了。笔者不揣浅陋,就以《坤》卦爻辞为例,尝试扫清尘埃,以就教于方家。
《坤》六爻是写武王克商。《坤》六爻全文如下: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六五:黄裳,元吉。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初六》是写武王伐纣的时间。《书·泰誓中》说:“惟戊年,王次于河朔”。朱熹《周易本义》说:“戊午以《武成》考之是一月二十八日”。《史记·周本纪》:“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毕渡盟津”。《逸周书·世俘》说:“惟一月丙辰旁生魄,若翼日丁巳,王乃步自周,于征伐商王纣”。由此可知,践商的时间为冬季。出征时自然是天寒地冻,满月冰霜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说:“方谓方国,古直省同字,直方疑即省方。《观·象传》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复·象传》曰:'后不省方'……省方犹后世之巡狩”。《书·泰吐中》说:“群后以师毕会,1王乃徇师而誓”。武王这次巡狩其实是一次秘密军事行动,即联合各方同伐纠纣,因此才有“武王伐纣,不期会者八百国”①。只周邻国就有“庸、蜀、羌、鬃、微、成、彭、濮人”②等国,同武王一起出师伐纣。所以说“直方”是武王借巡狩之名,行召开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之实,联合各方,去“燮伐大商”③。“大不习”,是卜筮所用的术语。众多专家认为“大”字是衍文。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说:“《象传》举经文未及‘大’字,似其所据经文本无‘大’字。《说文》说:“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卜”字写作“h”形、与“人”形相似。“大不习”也许是“卜不习”。如《书·大禹谟》说:“卜不习吉”。“习卜”是官方的占卜制度,是不同时间对同一事情进行再贞。如:何叙甫先生所藏甲骨拓本,就有“癸未卜,习一卜,习二卜”的记载,《书·全滕》说“乃卜三龟,一习吉”。《左传·襄公十三年》说:“先王卜征五年,两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一般情况下,遇到不吉的卜筮可以再卜。《六二》中的“大不习”是指武王在伐纣前,进行了卜筮,遇到不吉之卦,没有再卜筮。武王仍坚持伐纣。据洪兴祖《楚辞补注》说:“《六韬》云,武王东伐,至于河上,两甚雷疾……天时不顺,龟焦不兆,占筮不吉。”又如《荀子·儒效篇》说: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曰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尸子》说:“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东)方,不北(东)征’。武王不从”。“大不习”是爻辞中的断辞,不属于记事部分,不能同“直方”联缀在一起,演义成与爻辞来本来未面目相悖的事件,解成“不熟悉其事或环境”。
《六三》:“含章”。解为“含有文章”,不免是望文生义之嫌。高亨《周易大传今注》中解释得最为贴切。“含当读为今戈,今戈与戡同,克也,战胜也。章当读为商(《兑·九四》:'商兑'。汉帛书《周易》商作章,可证二字古通用。)殷商也。今戈商谓周武王克商。”
以上三爻是写战争开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