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2)

2013-11-21 01:02
导读:探究去除油渍的最佳酶制剂;探究酶对污渍的去污效果;加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是否强于无酶洗衣粉? 洗衣粉中酶活力是否受pH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

  探究去除油渍的最佳酶制剂;探究酶对污渍的去污效果;加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是否强于无酶洗衣粉?
  洗衣粉中酶活力是否受pH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分别作出了假设,设计了比较完善的实验步骤。全班交流时,各小组分析课题研究方案,相互取长补短,班级中不断出现掌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各组汇报后,教师对各组表示肯定的基础上特别表扬了具有创意的设计方案。
  如第9小组提出的问题是“洗衣粉中酶活力是否受pH的影响”,作出的假设是“偏碱性环境下酶活性最强”,设置了3组pH不同的实验组,pH分别为4、7、10,将洗衣粉溶液分别用NaOH溶液和HCl溶液调节,用pH试纸测定,用沾有相同血渍的三块小毛巾同时浸泡,清洗相同时间,对比血渍的去除程度。结果发现pH为10的洗得最干净,其次是pH为7的,pH为4的还有比较明显的印迹。因此。结论是偏碱性环境下酶活性最强。有的小组在研究方案中巧妙地设计了表格记录,如第5小组设计的表格见表1。
  在实施实验过程中,各组学生都积极认真地进行实验,大多数实验小组都达成了预期目标,但以“什么用量下加酶洗衣粉洗得最干净且对衣物无影响”为课题的小组实验失败,他们用1勺、2勺、3勺洗衣粉洗相同墨汁的小毛巾,实验结果是三组都清洗得很干净。该组学生实验后能够仔细分析失败原因:一是墨汁沾染的面积小;二是小毛巾过于潮湿导致墨汁尚未渗入纤维内部;三是可能一勺加酶洗衣粉就已经足够了,所以将用量控制在1/4勺、1/2勺、3/4勺、1勺会更科学。
  在此研究活动中,学生从参与人数、态度、能力等方面与前几次课题研究都有明显进步,特别是在两次全班汇报时,一些从不发言的学生也能走上讲台清晰汇报。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互助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得非常明显,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教师以科学家的科学试验通常要经历多次试验失败才能最后获得成功的例子鼓励他们不要气馁,请他们利用中午时间到实验室再次进行实验。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 对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的思考
  
  “课题研究”虽然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但教师的作用依然很重要,建议在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时要注意以下3点。
  
  3.1 强调全体性
  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常有少数学生会游离在活动之外,讨论时不发言,动手实验时成为旁观者。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和参与相关小组的讨论和实验,鼓励这些学生发表意见,引导小组推选其在全班交流,使其得到锻炼。
  
  3.2 注重过程性
  “课题研究”活动的结果并不在于全班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而重在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探究过程中获得具体经验和训练方法。教师应要求学生真实记录实验现象,不能随意修改,当出现了与预期效果不同的实验结果时,要求实验的学生分析实验步骤:查找原因,并向全班如实汇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3 提倡创新性
  当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设计时,教师要多加以鼓励,激发更多的学生去思考、去创新,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尽管费时费力,但是能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组织“课题研究”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上一篇:易图的哲学内涵及有关宇宙的五个推论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