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
2014-06-01 01:17
导读:物理论文毕业论文,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本文对明清时期中南、西南山区农田水利的状况作了综述,文
本文对明清时期中南、西南山区农田水利的状况作了综述,文中依不同的地形区域及开发程度分区进行纵横,揭示了山区各地农田水利发展的进程、特点和。又结合山区的特点,分析了明清时期南方山区水利发展与梯田开辟、立体农业、粮食生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山区水利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及。
南方山区地形上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分布着高山高原,中部山原和盆地交错,多山地。逐渐过渡到东部的低山丘陵。由于地理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历史上南方山区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大体来说,东南山区比中南、西南山区开发得早,到宋元时期进入大开发阶段,以塘堰为主的灌溉水利广泛兴修,明清时继续发展,这部分本人已有专文作了论述。①而中南、西南山区虽然开发的历史也很悠久,但开发的范围有局限,规模也不大,明清时才进入大规模开发期,不仅开发丘陵冈地,高原山地亦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同时兴修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扩大了水田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中南、西南山区降水量丰沛,除秦岭山地和云南省北部年平均降雨量为500—800毫米外,其余地区一般皆在800—1200毫米以上。鄂湘川粤大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桂黔滇岩溶山区虽然地表水不多,但地下水蕴藏量大。然由于降水分配不均,加上山区坡陡流急,溪水易涸易涨,使农业生产常遭干旱洪涝的威胁,故要发展生产就需兴修水利。然而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急剧,垂直变化显著,地貌复杂多样,水热条件各异,致使兴修水利不易。明清时南方山区各地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形式和设施利用水资源,发展农田水利事业。
————————————
*本文为农业院院长基金课题“明清南方山区开发”的之一。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①本文范围只包括中南、西南山区。东南山区内容参见拙作《明清东南山区的灌溉水利》一文,载《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
一、明清南方山区农田水利的发展
(一)湖北丘陵山区和陕南山区
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地貌分属鄂北岗地、鄂东低山丘陵和鄂西山地三部分,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鄂北岗地和鄂东低山丘陵开发历史悠久,今南漳、宜城一带在秦汉时分别修了长渠和木渠,引蛮河水灌田,渠道沿途还与陂池相连。此两渠历代皆有维修。唐宋时鄂北和鄂东开垦加快,塘堰修筑渐多。如崇阳县在唐宋时筑有华陂、石枧陂、白泉陂等。宋代在枣阳县建平堰,引水渠道跨山涧9处,号称“灌田十万顷”。明清时除维修原有塘堰外,还兴建了许多小型塘堰。如明前期麻城县有灌溉塘堰1477口①。黄陂县水利亦较发达。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73称:“按黄以陂名,而河塘陂堰以万计是利灌溉。”万历《襄阳府志·水利》载全府有陂塘堰湖共1182所,万历时比原额新增168所。该府宜城县的长渠、木渠明清时多次维修,清光绪时长渠灌田4000顷,木渠灌田3000顷,加上东西两山水田,总计有水田11000顷,丰收年能收粘稻百万石之多③。湖北中部京山县、钟祥县、荆门州等明清时大量利用泉水灌溉。京山县位于大洪山山麓地带,泉水丰富。雍正《湖广通志》卷76称:“京山县地远多山泉,民引泉为机,堰水为业。”还利用温泉灌溉稻田,“其收数倍”③。钟祥县利用猪龙池等泉水灌溉农田百余顷,县西又有5泉灌田甚广。荆门州北20里有南泉,灌田千顷④。
鄂西山区山大林深,以往开发不够,人烟稀少,明清时期才有了较多的开发。北部荆襄地区,明前期进入的流民达百万之多,为了加强管理,成化十二年设置郧阳府,其时开垦荒田达143万亩⑤。清代人口增加更快,嘉庆年间郧阳府人口比明万历时增加近8倍,荒地继续得到开垦。山农主要种植旱作物,但在山间平坝和河谷平原也兴修水利,发展水稻。如郧县“近郊多平原,水田产稻颇佳。”以县西北30里的武阳堰、县北5里的盛水堰最巨,二堰修建年代悠久,历久沦废,明弘治中知府胡伦主持修复。清康熙十七年又修盛水堰,灌田百余顷⑥。另有横塘堰等十余处,各堰皆灌溉下种百余石之田⑦。郧西县“山岭之下,多成平坝”,于是在溪水上筑堰引水灌田。如洪武初在县西北15里筑千工堰,灌田干余亩⑧。清道光时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9载郧西县有20多堰,“每堰下种百数十石”,产稻较多。故《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谓:郧西“居民开成水田,连迁逾陌,故其产谷较胜洶阳、山阳诸邑。”竹溪县“川原乎旷,溪流潆洄”,清代有官堰等17座,各堰多的灌溉二三百石田,少的亦灌溉数十石田。水田风景“绝似江乡”,故其米谷之饶,“洵阳、白河客民亦借资焉”⑨。房县“平原膴膴,溪流清漪”,以潵潵堰最大。明万历中知县朱衣修筑此堰,“凿石为斗门,大者三,小者三十有五,中为管(涵管)七十余”,以时蓄泄,灌溉上中下畈稻田万余亩⑩。又有白土等18堰,每堰溉百石数十石田不等。同治《房县志·水利》称:“郧属六邑惟房犹号裕米之乡,而稻田灌溉惟恃塘堰。”竹山县虽“山势陡窄,鲜膏沃之地”,但县西宝丰一带稍平衍建有安河堰等十数处,各堰灌溉数石数十石田。保康县因山高谷深,水田较少,然亦建有十数处堰,所产稻谷可供县城之用⑾。此外郧阳府东面的均州,在明初建石板滩蓄水堰,灌田数百顷,万历中知州王家业又主持修治,清中叶时效益仍大⑿。鄂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
①弘治《黄州府志》卷3《惠政》。
②光绪《宜城县乡土志》卷4《物产》。
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73《湖广二》。
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2、352。
⑤《明宪宗实录》卷167,成化十三年六月。
⑥《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9。
⑦《三省边防备览·民食》。此山区稻田面积以种计,大约一亩地合下种市斗4升,合仓斗6升7合之数,见同治《房县志》。
⑧《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9。
⑨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
⑩王世贞:《潵潵堰斗门门碑》,载乾隆《房县志·艺文》。
⑾《三省边防备览·民食》。
⑿《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8。
南恩施地区为崇冈峻岭,林深箐密的山区,明代清初,这里多数为土司属地,大部分地方“土广人稀,荒山未辟”,开发程度很低,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建施南府后,“流人麇至,穷岩邃谷尽行耕垦。”主要种植包谷等旱作物,但在“山行平旷处,皆开田种稻”①,开始兴修农田水利。如雍正末张冲知来凤县,“导浚水源,设甬道(凿山开成的渠)滋灌溉”,使城西南之地成为膏腴水田。恩施县亦引九渡溪水灌田②。
鄂西地区明清虽有较多的开发,但水利兴修仍然有限,农业以旱作物为主,水田约占耕地的十分之一二。
陕南山区地貌属秦巴山地。除汉中盆地开发历史悠久,水利自古较发达外,其余地区到明清时期才得到真正开发。开发大体是从东向西。从河川原地到丘陵低山,直至高寒山地。商洛、安康与郧阳地区接邻,明代前期亦是广大流民的流寓之所,因流民的入籍,明成化时升商县为州,增置商南、山阳二县,又划洛南、镇安辖于商州。清前期大量流民再次进入秦巴山地,山区进一步得到开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商州有丹水流过,下通汉江,清代多次整治航道,疏凿险滩以利水运。史称:“丹水自燕脂关东流过说法洞,绕州城南,又东至张村铺、商洛镇、龙车寨,经流二百里,两岸随地皆可开渠”③。水利的发展还与擅长种水田的流民迁入有关。《三省边防备览·民食》谓:“商州,……湖北武黄、安徽潜六流徙之人著籍其间,用南方渠堰之法以收水利,稻田数万,军糈之资不劳外境。“但商州除本州水利较好外,其余的县只有一些小渠堰,各渠堰一般灌田才数十亩,所以水田很少,主要种植包谷等杂粮。
安康地区明代称金州,万历十一年改为兴安州,乾隆四十七年因流民的大量迁入,“户口较前增至数十倍”,遂升为府。清代府属以“汉阴、平利水利为最,安康次之”。汉阴县沿月河作渠数十道,灌田2万2千余亩.清末时有官渠堰19处,民间私堰不下数百处,灌田数十万亩④。平利县有坝18处,引水灌田约四五万亩⑤。安康县主要在恒河上筑堰,位于龙口的名千工堰,康熙五十六年于龙口南七里更筑一堰名永丰堰,两堰共灌田千余亩,至乾隆时灌溉面积扩大到万亩⑥。另外紫阳县、洶阳县清代水田亦有发展。道光《秦疆治略》卷65称:紫阳县“境内四面皆山,依山之麓除沟窄水陡者,余悉开成稻田,引水灌溉,旱潦咸收。”洵阳县“居民因势开堰,虽无官渠,而稻田极多”⑦。
汉中盆地四周都是山县,明清时始兴修水利。南面的宁羌州(今宁强县),嘉靖初知州李应元“以山民不知水利,特凿七里堰引水灌田千余亩,获利甚饶。民自是争相仿效,凡山间平地有水之处概成良田”⑧。清代嘉庆时宁羌约有渠田万亩。西面的略阳县嘉靖《县志》记载;县境四面皆有稻田,东路两河口一带至小寨西溪止,南路道岭子一带至铁佛寺止,西路横现河至今竹坝石门河止,北路小八度一带至五行三川止。水稻业的发展必然建有相应的水利设施。东面的定远(今镇巴县)清代有堰渠多处,灌溉稻田约二三万亩,以九军坝产稻最美。然总的来说,该山区堰渠仍少,故《三省边防备览》称;“讲民食,留(坝)、凤(县)、宁(羌)、略(阳)、定(远)、洋(县)均以包谷杂粮为正庄稼。”
中国大学排名 ——————————————————
①同治《来凤县志》卷8。
②《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51。
③雍正《陕西通志稿》卷40《水利二》。
④民国《陕西通志稿》卷60。
⑤《三省边防备览·民食》。
⑥雍正《陕西通志稿》卷40,民国《陕西通志稿》卷6。
⑦民国《陕西通志稿》卷59。
⑧光绪《宁羌州乡士志·政绩》。
(二)湖南丘陵山区
湖南北面为洞庭湖区,东、南、西三面环绕山地,中部以丘陵岗地为主,红层盆地和灰岩盆地沿河呈串珠状排列。洞庭湖区和湘、资、沅、澧下游地区开发最早,后来又向四水中游丘陵岗地发展,唐宋时期中部丘陵地区修建了不少大中型塘堰工程,明清时堰更加发达,还大力设置筒车、龙骨车等灌溉农田,周围山地亦兴灌溉之利。
在湘江流域:明清时丘陵地区普遍讲究水利。如宁乡县于明成化间由民谢崇玺等修太阳坝,号称“灌田万顷”(实荫田5千亩)。清代“自乾隆戊戌旱后,凿井挑塘筑堰蓄水,点滴不肯轻泄,沿河两岸横江叠坝驾筒车汲灌,又有手挽曰手车,脚踏曰脚车,随田高低用之”①。清代时祁阳县在湘江支流祁江、烟江、清江、白河、白水、三江等河流“两岸,居民因势乘便堵筑堰坝,兼用筒车引水灌田不下数十万亩.”其他小涧支流皆足以资蓄泄,还凿有众多池塘,“塘田为最多,堰田次之”,塘田面积超过了堰田。故称“祁阳宜稻,农皆水耕”②。零陵县在明代由知县陈福山“修筑堰塘溉田二百余顷,民赖其利号曰陈公堰”⑧.湘东山地和南岭山地明清时随着大量开发山田亦兴建多种水利设施。清代平江县“重梯作垄”“半岭凿塘”④。醴陵等县“多山田,皆资于陂泽池塘灌溉,惟近河设筒车以荫”⑥.邑中陂塘不下5百余处⑥。攸县因有陂堰灌溉,多种植早稻,早稻收获后再种大豆、荞麦,形成一年两熟制。山上多开成梯田,种植一季稻⑦。郴州不仅修筑陂堰塘坝,还有“筒车之处动以千计”⑧。桂阳州“山顶上皆田,而顶上多泉,并无旱暎之忧”⑧。永州府明代山田增多.成化中扬崇任知府,“境内山田多旱,崇亲视渠堰,连岁有秋”⑩。清代时更“勤于垦荒,山麓皆治”,“垦山为陇,列植相望”。道光《永州府志》卷5载该府水利:“永明(今江永县)、江华皆赖有陂水,永明之陂五十,其水田较多,江华之陂十有四,其水田较少。……新田山丛地狭,然其南十都为陂五十,其北四都为陂二十有七,大半取资于潭山之春溪,故邑小而税额多。于永明至八属,山田可通笕引泉者,每种旱稻。法类区田。取水艰者,纯种包谷及杂粮,其用力也少,其收获也逸。”该府山田已多于平田,“郡境山田十之七,水田十之三。”山田多筑陂引溪河、泉源之水灌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在资、沅、澧流域:明清时除偏僻的湘西一些山区外,多有兴修水利的记载。在资水流域,明洪武二十七年工部委官主持修筑邵阳县铁塘陂、代陂等⑾。北面的新化县筒车灌溉普遍,在12条资水支流“沿岸,民设筒车壅坝水激之使自环转,挹水以灌田”⑿。在沅水流域,明弘治间虞球任辰州府通判,“见高田水涸禾苗易涸,亲诣田间,相视水道.令民开凿
————————————————
①嘉庆《宁乡县志》卷8《风俗》。
⑧嘉庆《祁阳县志》卷4引旧志。
⑧雍正《湖广通志》卷45引(明一统志》。
④同治《平江县志》卷1《《赋役》。
⑤嘉庆《醴陵县志》卷4《水利》。
⑥民国(醴陵县志.水利》引旧志。
⑦顺治《攸县志》卷18《农事》。
⑧嘉庆《郴州总志》卷5。
⑨赵宗文:《教绥民多垦水田论》,同治《绥宁县志》卷36。
⑩正德《湖广图经志书》卷13。
⑾隆庆(宝庆府志》卷3《山川》。
⑿嘉靖《薪化县志》卷2。
陂塘潴水,民受其利”①。该府溆浦县早在三国时已开辟序溪(即溆水)一带良田数百顷,成为宜稻之地。明清时水利更加发达。明成化三年当地民覃希纯筑干工坝,灌区起湖田坪迄茅坪村袤三十余里,坝以石筑,至二十一年才成,“引射龙湾水灌田四万有奇。”清同治《溆浦县志》称“邑水利大矣”,所筑工程有球(即圳、渠)、有堰、有塘。除建平塘外,还修筑山塘,“因山为池,于两山中凿池使深引泉注之,而塞其口为堤使厚而坚,用以潴水。”如杉木塘等7个塘皆如此筑成,类似今之水库。山区的陂在溪流上筑坝,主要作用是壅水,而山塘在山谷中筑坝,能蓄积更多的水,山塘的增多说明山区水资源得到更多的利用。上游的沅州府水利亦较好。明万历末蔡心一知麻阳县,“麻阳多石田苦无水,心一相地势筑陂堰凡四十余所”②。清代乾隆《沅州府志·水利》载:麻阳县有塘堰130余所,芷江县有塘堰泉134所,黔阳县有106所。该府水利设施多样;府境之水“资以溉田者有二:曰山溪、曰洞泉。壅溪曰堰,引堰之水而入田者曰圳,亦有障堰而蓄水者日陂,通泉曰渠,刳木引渠之水而入田者曰枧,其凿地而潴水者曰塘,举具*[奭=斗]塘之水而入田者曰斛,转轮激水曰车陂,亦曰车堰。”以陂塘堰之利最大。澧水流域的澧州水利也有较多发展。如明成化间俞晝以御史出判澧州,大筑陂堰,“灌田可万顷”③。然而在永顺府、乾州厅、永绥厅和凤凰厅一带,史称“苗地山多田少,种稻谷者无几,俱种杂粮于山坡”④,还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塘堰沟渠很少,筒车和水车亦稀少。南部的靖州“荒山甚多”⑤。水利亦不发达。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四川丘陵山区
四川西部属青藏高原,以牧业为主,东部为四川盆地,以农业为主。盆地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中部为方山丘陵山,东部为平行岭谷区.盆地四周围绕着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明代之前四川主要在川西平原兴修水利工程,南起乐山。北到绵阳的水田农业区秦汉时已形成。其余地区多山丘,唐宋时得到较快开垦,但多开成畲田种植旱作物,只沿河两岸引水种稻,南宋时川中始修筑梯田植稻。明代人口和耕地均未超过唐宋盛期,开垦记载较少,但农业技术有所提高,在川中、川东丘陵区多有兴修山湾塘堰的记载。清代四川人口大增,大量开垦山丘地,提倡兴修水利,山丘区水利有了较快的发展。
明代川中的合州(今合川)、中江、遂宁、富顺、井研等州县都有兴修塘堰的活动。合州在明洪武时修筑塘堰150处⑥.中江县于成化二十年由知县王皋主持兴修陂塘⑦。遂宁县在嘉靖时太史杨名撰有《劝农亭记》,称“陂塘沟港潴蓄水利各宜及时用功浚治”等语⑧。积极倡导水利。富顺县北10里的朱家堰,为明代创置⑨。在井研县,嘉靖时知县萧溥筑高滩、潺泊二堰,其后知县杜如桂兴建塘堰更多⑩。川东明代时只有部分地区水利发展较快,如成化四年唐博知巴县,“相地筑塘堰凡百有七十所,巴人赖之”⑾。在江津县,“明嘉靖中县
——————————————————
①雍正《湖广通志》卷46。
②乾隆《湖南通志》卷105《名宦》。
③雍正《湖广通志》卷46《名宦志》。
④乾隆《乾州志》卷4。
⑤同治《绥宁县志》卷36。
⑥万历《合州志》卷1《陂塘》。
⑦嘉庆《四川通志·政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⑧乾隆《遂宁县志》卷2。
⑨光绪《叙州府志·水利》。
⑩光绪《井研县志·建置》。
⑾道光《广西通志辑要》卷4 。
令杨元吉劝农修塘堰车闸五百七十五座”①。又正德《四川志》记载:长寿县有堰47座,塘1283口;涪州有堰153座,塘1363口;丰都县堰4l座,塘253口;忠州堰116座,塘162口;新宁县堰11座,塘127口。而其余州县水利兴修甚少。
“蜀自明季兵燹之后,户口凋残八九。”清初在四川施行奖励垦殖的政策,吸引大批外省穷人如楚陕闽粤之民迁入四川,形成移民湮没土著的现象。康雍时四川弃荒地已得到垦复,乾嘉时进入大量扩殖山丘的阶段,同时积极修筑梯田,发展农田水利,促使旱地改成水田,水田移上山丘。
川中地区,在岷江及支流沱江流域,雍正十三年井研县令黄光灿令民在旁田隙地掘陂塘蓄水,共掘塘千余区②。仁寿县于乾隆三十二年筑成古佛堰,灌溉华阳、彭山、仁寿3县田14 000亩③。资阳县“县属水田全藉塘堰以资灌溉,其用力少而成功倍者惟筒车为最。”咸丰《资阳县志》载有塘堰26座,而筒车堰仅资溪上就有96座。清中期内江县有堰共158所④。以上是资州的水利情况。嘉定府塘堰亦多;同治《嘉定府志·水利》载所属犍为县为堰共45所,其中新建24;塘8l所,其中新建19。荣县有堰187,塘1768,其中新建739。威远县有塘642,其中新建253。在嘉陵江流域,以绵州、潼川府发展塘堰较多。绵州在乾隆中开翥鹤堰,灌下游山田数万亩;嘉庆十七年修治涪翁堰。灌田l万亩;还有史君堰,亦灌田l万亩⑤。潼川府的三台县在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由熊绵及其子熊升龙先后建成惠泽堰,灌溉潼绵二属田16 500余亩⑥。嘉庆十五年至二十年知县沈昭兴倡捐修复永成堰,计可灌田2万亩⑦。射洪县在乾隆二十五年由县令何辰主持修广寒堰,堰坝用石砌成.石缝熔铁汁灌之,溉田3千亩⑧。光绪《蓬溪县志》卷11载县内有堰沟241条,堰塘165所,其中聚星堰由知县刘善源筑于同治十年.遂宁县西南有广济堰,康熙五十八年知县施士狱修筑,乾隆二年改建成石堤,约灌田万亩。县东北有永济堰,乾隆九年知县田朝鼎倡修,在射洪嘴溪水上筑堰,灌溉杨渡坝田2万余亩。乾隆时全县共修堰130余处⑨。乾隆七年尤秉元知乐至县,劝民开沟筑堰。道光时统计乐知全县有堰共444所⑩.乾隆二十一年安岳县令江伍圆谕民修筑堤堰,共建塘堰2126处⑾。潼川府一带是四川有名的少水干旱区.清代努力兴修水利,较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川中其他州县,清代亦多有兴修水利的记载。繁不胜举。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川东地区;长江从该区中间穿过,低山与谷地平行相间排列,故“川东一带率皆田高河低,不便引水作堰”⑿。清代时努力克服地形困难,发展塘堰和水车灌溉,其中以重庆府水利兴修最多。在巴县,雍正元年开宋家沟南北堰,灌田约万石⒀。乾隆时知县王尔鉴倡修水
——————————————
①光绪《江津乡土志》卷1。
②光绪《井研县志》卷4《建置》。
⑧光绪《资州直隶州·水利》。
④嘉庆《内江县志》引旧志。
⑤同治《直隶绵州志》卷lO《水利》。
⑥民国《三台县志》卷2《堤堰》.
⑦光绪《潼川府志》卷4《堤堰》。
⑧嘉庆《四川通志》卷23《堤堰》。
⑨乾隆《遂宁县志》卷3《水利)。
⑩道光《乐至县志》卷11《水利》。
⑾道光《安岳县志》卷6《堤堰法》。
⑿道光《江北厅志》卷2(水利》。
⒀民国《巴县志》卷2《塘堰》。
利,“巴之堰。指不胜屈,巨者182,旧塘587,新塘1719”①在永川县,乾隆十九年单思迈知永川,筑堰300,塘数百处。乾隆以后,“堰倍于前,塘数十倍于前,合计堰700余,塘2800余处,水利从此大兴”②.在江津县,乾隆十九年邑令王政义、二十九年黄正澄先后奉文陆续新修渠堰97道,开筑新塘238口,补修陂塘157口,并修淤塞陂塘87口.三十年全县计有塘堰1154口,三十年以后新添塘堰不下1500③。在涪州(今涪陵县)。嘉庆间筑橘子董大堰,灌田数千亩,道光初又筑散水坝、马滩河堰,效益亦大④。有的县清代时塘堰少,就架设龙骨车灌田。如定远县,“定邑无堰,春水稍迟,民皆用龙骨车引水层叠逆上数十丈”⑤。夔州府的开县、万县,清代亦发展灌溉种植水稻。“夔府产稻之乡首开县,次万县。”水稻多种在平坝地区。开县沿东溪两岸用筒车灌溉沃田数百顷,县西的临江市又有水田数百顷⑥。“万(县)临大江多溪河,里甲塘堰之数不可胜计。其地大半山田而为腴米之乡”,小塘尤多达5千余⑦。又奉节县在乾嘉间,里人王天成相度地宜,傍山修堰,引九眼龙洞泉水,逦迤六七里,名七里堰,沿岸开田二千余顷,约出稻谷干余石⑧.此外清代时该府一些平坝地区排水不畅,因此进行了排涝工程.如奉节县南岸齐峨山坝地,巫山县坪垄坝和大宁县(今巫溪县)羊乔坝,四周为山环绕,溪流从暗洞排水于外,由于山地开垦后水土流失加重,使消水洞出现淤寒,清代多次进行疏浚工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川北、川南地区:川北水利多数地区从清代始兴。如龙安府石泉县:“民业山,唯种荞麦充粮”,乾隆中石泉知县姜炳璋,“因教以注水作堰法,民遵行之,始知有水田利”⑨。保宁府的阆中县。嘉庆二十四年。川北道黎学锦在城东北2里筑石坝.开通济渠,以灌负郭田;又制筒车引江入渠,济冬春之不足,“环阆旧无堤堰,兹渠成而水利始兴”⑩。东面大巴山区,“连山叠巘,绝少平原”。清代“巴(今巴中)属之民多楚黔流徙,善于开垦土山,无石则旋绕挖作水田,故梯田甚多。”乾隆时在南江县北大坝地方,筑坝开渠,营治稻田⑾。光绪《太平县志·风俗》称;“昔为老林,今虽多半开垦,然地气高寒只宜洋芋包谷,低处依山凿田引水作堰,故种稻者三,种杂粮者七。”可见川北地区清代多有开垦,还修筑梯田引水种稻。但因山多而高,粮食作物还是以旱作为主,主要在低处及平坝地方兴修水利。经营稻田。川南叙州府在清代也有开发,各州县多兴修塘堰灌溉,以宜宾、南溪修建较多。其南溪县合堰,光绪间修,可灌田万余亩,又有海棠堰,灌田6000余亩。此外兴文县除修堰外,还架设筒车灌溉,架筒车的河称之为水车河。因叙州府为四川边地,清代设屯兵守戌,屯兵亦从事开垦活动。雍正八年胡漪任雷波厅卫守备,令民开垦田畴,教以播种,又在北门外修筑堤堰,引龙洞泉水,灌溉大坝田数千亩,此处“初犹土也”,是种植旱作物的,兴水利后改种水稻⑿。川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清代水利亦得到发展。如乾隆元年改酉阳土司为
—————————————
①乾隆《巴县志》卷2《水利》。
②道光《永川县志》卷2,光绪《永川县志》卷2。
⑧光绪《江津乡土志》卷1,民国《江津县志》卷l。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④同治《涪州志}卷1,民国《续修涪州志》卷3。
⑤道光《重庆府志》卷1《山川》。
⑥《三省边防备览》卷9(民食》。
⑦同治《万县志》卷9《地理志》。
⑧光绪《奉节县志》卷8《水利》。
⑨嘉庆《四川通志·政绩》。
⑩道光《保宁府志》卷9《堤堰》。
⑾《清高宗实录》卷733,乾隆三十年三月。
⑿光绪《叙州府志》卷6《水利》。
酉阳直隶州,开发加快,乾隆十五年李光爽任酉阳州,“教民辟荒菁,兴水利”①。之后新修了一系列塘堰。该州秀山县巨丰堰筑于乾隆三十二年,永丰堰筑于嘉庆二年;黔江县据道光六年统计,旧有蓄水塘114口,新开塘58口,旧有堤堰101道,新修堤堰62道②。泸州的九姓乡是土司地,清代康熙初长官司吏目黄飞龙修土地岩大堰,灌田千亩;乾隆十三年长官司任户烈修得用堰,灌田5百余亩;嘉庆十六年长官司任清修太平堰,长15里。灌田6百余亩③。彝藏少数民族聚居的宁远府,原来多利用天然溪泉灌溉,清后期在官吏的提倡下亦修堰兴利。咸丰《冕宁县志》卷5称:“前此资挹尚少,近由官吏倡导渐多砌堰。”
明清时四川水利最发达的地区仍为川西平原,其他山丘区水利明代主要发展川中、川东塘堰水利,清代时四川各山丘区水利皆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山丘区地形起伏。修筑的塘堰规模小,灌溉面积仍然有限。清代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力提倡种植水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但四川气候冬干春旱,水稻插秧时期往往缺水,为了克服塘堰灌溉的不足,于是从雍正乾隆起开始推广“冬水田”种植制度。冬水田在秋季收获水稻后,即收蓄雨水,以备翌年春季插秧之需。冬水田实是一种大面积上的蓄水工程。冬水田田塍一般高1尺左右.但汇集径流多的地块,往往筑有2—3尺高的田塍。此类冬水田称为囤水田。它在春季可供附近二、三亩干田整田插秧需水.其放水后仍可种植一季稻谷。清代四川由于梯田开辟增多,冬水田在山丘区分布很是普遍。《三省边防备览·民食》谓:川东“楚粤侨居之人善于开田,就山场斜势挖开一二丈三四丈。将挖出之土填补低处作畦,层垒而上,绿塍横于山腰,望之若带,由下而上竟至数十层,名曰梯田。山顶不能作池则就各层中田形稍大者深耕和泥不致漏水。作高塍二三尺,蓄冬水以备春种之用。如平地池塘,然其泥脚深颇能耐旱.”道光时王培苟讲;四川“江流不经之处,甚多山田,层累而上,山上可种稻,遍山皆稻田。直至山顶,层层如梯”④。山田修筑水利工程不易,但“山田蓄积冬水亦可种稻”⑤,因此清代四川的梯田多发展成冬水田。冬水田“分散蓄水,分散用水”,弥补了山丘区塘堰等水利工程有限,分布不广的缺陷,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对四川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
①嘉庆(四川通志·政绩)。
②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卷4规建志。
③光绪《泸州九姓乡志》卷1《山川》。
④邬庆时:《听雨楼随笔》卷5。
⑤嘉庆《眉州属志》卷9《风土志》。
(四)粤桂丘陵山区
广东丘陵山区最早开发的是一些要道地。宋元时期由于中原人口的南迁开发加快,兴修水利的记载增多。明代“以中州谪戍之民填实岭表卫所,于是州县城廓之民大都非百粤之旧”①。当时主要开发珠江和韩江三角洲,但山丘区在地方官的倡导下亦有水利兴修的活动。清代一再颁布鼓励开垦山场荒地的政策,于是粤东山丘区普遍得到开发,各地皆修筑陂塘堰坝,并引泉架车灌溉农田。
粤北山区:南雄州在明洪武年间修筑保昌县陂塘9所,始兴县陂塘7所。之后永乐、成化、嘉靖年间皆有修筑②。清代所筑陂塘更多,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间,南雄知州罗含章倡捐并督民新建水陂13座,修复14座,新开塘97口,共溉田2.1万多亩③。道光时程含章在南雄“尝开陂塘五十有三矣”④。韶州府乐昌县在洪武二年由知县索彦胜筑官陂,灌田百余顷,清代顺治时改建为石陂⑤。据万历《广东通志》卷27统计,韶州府共有陂塘圳泉457处。西面的连州在明代永乐间筑阳山县黄村陂、连陂、中峒陂、大陂、朝头陂等;景泰间又筑龙板陂。粤北山区条件差,水利的兴修使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得以改善。
粤东山丘区:明代因的需要,新设置了许多州县,如和平县、长宁县(今新丰县)、永安县(今紫金县)、连平州、饶平县(治下饶)、大浦县、平远县、镇平县(今蕉岭县)等。这些山区州县或多或少都有水利兴置。如饶平县嘉靖时有陂38所,但和平、永安、长宁等山邑“作渠导水不藉陂塘”,而是“沿长溪作转轮车取水上渠,其渠大小五十余所”⑥。西边的河源县水利以圳为主,“往往以一圳而灌数十百顷,无忧于旱也”⑦。粤东的嘉应州(治今梅县)水利也好。有蒿窟湖在州西南7里,周2里,深7尺,水利甚溥,开有39圳引湖水灌溉;新菴塘,塘周1150丈,溉莆心、杨古状、白土三乡田;五官塘,明正德中筑,溉州东南沿山田3千余亩,康熙三十三年又修。又长乐县(治今五华县西北华城)清代所筑水利工程较大,如周琯圳,位于县南50里,县人周琯所凿,泉流30里,灌田万余亩⑧;镰子角树拦土陂,道光二十一年乡人凌华倡建,灌田千余石。可见粤东水利在明清时得到较多的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
①嘉靖《德庆州志·提封志》。
②嘉靖《南雄府志·提封志》,嘉靖《始兴县志·陂塘》。
③道光《广东通志》卷119。
④程含章《与所属牧令书》,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38。
⑤同治《乐昌县志》卷3《水利》。
⑥万历《广东通志》卷34,万历《惠州府志》卷6。
⑦乾隆《河源县志》卷10《水利》。
⑧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56。
粤西山丘区:肇庆府和罗定州有西江从它们境内流过,水利条件较好,开发也早,明清时继续发展。据万历《广东通志·水利》载:肇庆府新兴县有陂6,其中筑于洪武间的有云区陂,灌田60余顷;罗马陂,灌田40余顷;观登陂,灌田70余顷。景泰五年又筑黄莫陂,灌田120余顷。上代已建明重修的陂有马菴陂,灌田100余顷;社墟陂,灌田500余顷。康熙《肇庆府志·水利》载山区县的陂数:新兴县陂7、阳春县13、恩平县10、广宁县19、封川县16、开建县31陂共灌田300顷、德庆州13陂(其中5陂筑于明代)共灌田702顷。以上陂灌溉面积都较大。又据《嘉庆一统志》卷448记载,德庆州还有新村塘等13所塘,皆修于康熙年间。罗定州于明万历五年升泷水县置,领东安(今云浮县)、西宁(今郁南县)二县。此二县“层峦叠障”,多徭僮之民,万历五年设县后,闽广之人多移籍于此,开垦田地兴修水利。早在弘治二年翟观知泷水县,已“辟荒田九百顷,凿水圳四十八”①。以后万历十四年,西宁知县林致礼又开东、西圳,“凿山通圳,绕郭东西数十里”,灌田百余顷②。清康熙《罗定州志·陂塘》载:州有陂27,其中四寺陂最大,灌田15 106亩;东安县有陂36;西宁县有陂10,还有东、西两圳。高、雷、廉(今属广西)等府除雷州半岛为台地平原地貌,宋元时已大力开发水利,明清时水利较发达外,其他地区山深土旷,明清时才真正得到开发,尤其是乾隆后山场荒地开垦迅速,但由于“山岗硗瘠者居多”,“无泉源可资灌溉”,水利兴修仍是不多。据万历《广东通志》记载,高州府共有陂塘163所,另有障田的堤岸和圩岸27条,但无大规模兴修水利的活动。廉州府弃地更多,水利处于初创阶段。如嘉靖间张岳守廉州,“广为陂池,教民稼穑,当时田畴之利开于公者十常八九。”府志载有8个陂塘为张岳倡筑。然清初,因“兵兴以来,地多荒芜,民多逃亡”,当地人民仍“未谙引灌之法”,即使近水之地亦只垦辟成“地”,种植旱作物,而未垦成水田。之后地方官积极倡导水利,如乾隆时知府周硕勋特雇工匠造水车作示范,督臣班第又制造水车分发到合浦县试演。还募江南熟习农业之人来廉州府城附近开成水田50亩以为倡率,乡民于是得知水田营治之,重视耕种水田,乾隆十九年合浦县共承垦水田3 640亩③。以后廉州府修筑陂塘、堰坝渐多,水田也渐增多。道光《廉州府志·水利》称:“迄嘉庆至今种田之法更为精密,凡海匡以及坡地皆可插秧,即岭蛹淡田多以灰粪培植,故其收成视常有加。”道光《钦州志·舆地》亦称:“前此不粪不耘,今则先冬犁田以晒雪,当春进粪以插秧,……附山者凿沟筑坝,在原者凿井开池,近水者制车造桔或引灌。”由于讲究水利、施肥和精耕,因而促进了水稻生产的发展。
——————————————
①嘉庆《广西通志》卷250。
②康熙《罗定州志·陂塘》。
③道光《廉州府志》卷11《水利》。
海南岛山地台地区:海南岛沿海多台地,中部有五指山和黎母岭。琼山县因临近雷州半岛,地形又较平坦,故首先得到开发,宋元时即修有渠塘水利。明代水利扩大到沿海四周的台地。因“琼郡田多倚山垦辟”,故其水利设施大多具有山丘区的特征。正德《琼台志》有较详的水利记载,以琼山县水利工程最多,有26处,其中迈容车坝,“绝溪筑栅作水车升水灌田千余顷。”此水车应为筒车之类。其次是崖州有17处,其中椰根陂、湳乙沟、水南沟、桶井、达陇沟、埋鹅陂皆各灌田100余顷,仰重沟灌田200余顷。其他州县如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会同、乐会、儋州、昌化、万州、陵水等都有陂、塘、沟(渠)、坝、泉等水利。而儋州有几处水利效益较大,如大江,源自沙锅岭,蜿蜒百余里入海,沿江两岸皆截流作堰,架车灌田千余顷;湳丹坝,元末酋长陈荐观疏通泄于大江,明正统二年县丞何晖复筑坝,灌田干余顷。又德义泉、那细泉皆灌田百余顷。岛中部的黎族多居住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坝,“熟黎地多水田”①,黎境河流四布,引水至为便利。有谚云:“东路槟榔西路米,盖郡东界田不及西界,故荒年多取充给于西,西界田不及黎田,故河下每日米船多出黎村”②。清代在海南推行招农垦荒政策,大陆移民在嘉庆后大量迁入海南岛,部分移民深入山区,开辟山地。同时黎族所居的山区亦进一步开垦,多辟为稻田。张庆长《黎岐纪闻》称;黎族“依山涧为田,脉厚而水便,所获较外间数倍。”水利多取自然之水灌溉。
广西除郁江流域平原外,其余地区广布山地丘陵。明清时开发加快,明代采取招民开垦、移民屯垦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清代仍实行鼓励垦辟的政策,尤其是雍正间实行改土归流后,外省人口得以大量移入广西,还迁入到桂西少数民族居住区,把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开来。由于努力垦殖,广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清初为733万亩,嘉庆时增到920万亩。在地方官员的倡导下,山地丘陵区兴建了不少陂塘堰坝水利工程。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桂东北山地:明洪武年间先后两次大修桂林府兴安灵渠,恢复了漕运的畅通,并可“溉田万顷”③。永乐、成化间又修筑。清代修浚灵渠达10多次。灵渠是明清时广西的重点工程。府南的阳朔县灌溉也较好。康熙《阳朔县志·田土》中将“田”分为四类,皆有灌溉设施。文中说:“陂田,平畴沃壤得水最先,涝旱无忧;车田,平畴沃壤枕近河旁田,因车激水,潦旱无忧;山田,高原峻垄凿水通亩,常忧旱魃;坑田,山径之间因泉垦地常忧涝。”该县小河甚多,故以筑坝成陂引水和架筒车提水的水田占多数。而府北面的全州明代时开发还不够,到清代时才渐开垦。康熙时“耕作既久,林蓊渐尽,山原旷土,遍布垦种,……无复昔日枭獍之虑。”康熙《全州志·水利》载:本州有陂塘35座,所属灌阳县有塘坝陂32座。全州还多泉水,灌田甚多。平乐府的富川江、荔浦河一带宋代已利用此两江水灌溉田畴,明代因江水泛滥,“两江左右弃田万余顷”,嘉靖间广西参政曾存仁“召民佃作,且度其受水多寡为石堤以备旱潦”④。清代荔浦县还在濒江之地筑坝架车灌田。有山国之称的富川县清代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引灌农田,“西山流高借势开渠灌溉为冲田;其流远崖高者筑堰灌水为坝田;东山泉涌分流灌溉为井田;平冈汙泽筑堤蓄水留坝以时泄润为塘田;至若江流岸高堰水不及则塞坝激水架筒转车以灌润为车田;又有高旷之处垦种稻谷旱禾,乘春多雨早种早收,无雨则或用斗戽或用桶吊或用桔槔”⑤。此外恭城县、平乐县、永安州(今蒙山县)等多利用溪河筑坝灌溉。
————————————
①万历《广东通志》卷70《外志》。
②正德《琼台志》卷7《水利》。
③《明史》卷88《河渠志六》,此处“顷”应为“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④嘉庆《广西通志》卷250。
⑤乾隆《富川县志》卷1《水利》。
桂东南山地丘陵:该地明清时努力兴修水利发展水稻生产.如梧州府的怀集县(今属广东省)明嘉靖间在怀溪南倡筑僮家陂,万历末被水冲坏重筑,灌田百余顷。万历十年还凿石开圳引天马山泉水灌田。乾隆《广西通志·山川》载怀集县有41个陂塘。该府容县在嘉庆年间修筑的思登陂、李家陂、水源陂、石村陂皆灌田百余顷以上。同时期苍梧县在江水上筑陂架车灌溉者有6处,共灌田400余顷,另外还有10陂①。乾隆《梧州府志·水利》称:“梧郡田壤多倚山距河亟需水利,故灌溉之术农民百计讲求,甃砖以引之曰圳,架竹通之曰笕,树栅畚土以潴之曰陂。”郁林州(今玉林县)水利亦较好。明洪武二十七年凿郁林州北流、南河二江灌溉②。清后期有水灌溉的农田所占比例较高。光绪《郁林州志·陂坝》载:“郁林州田亩有陂坝水灌溉者谓之陂垌,无水溉者谓之旱垌。旱垌十之六,陂垌十之四。”即灌溉面积占田亩总数的40%。与其他山区州县相比,这一比例是较高的。南宁府的横县在明代水利就不错,农田中多塘池,还引溪涧水灌溉。嘉靖时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载:“吴浙农家甚劳,横之农甚逸。其地皆山乡,有田一丘:则有塘潴水,旱则决塘窦以灌。又有近溪涧者,则决溪涧,故横人不知有桔槔(水车)。”城内还设有鱼塘360口。府治宣化县(今南宁市)亦多有水利兴修。明嘉靖十五年至十六年,知府郭楠先后重修铜鼓陂(永乐二年筑)、川山陂、龙门陂三大陂塘,灌田共300余石③。清康熙间知府赵良壁又带领民众于天瀑江筑堤堰壅水灌田④。
桂西山地丘陵:以往开发不够,明清时才得到较多开发,兴修水利记载渐多。桂西又多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这一时期土司州县也兴修了一些水利。思恩府“初仅八百余户”,“瘴雾昏塞,薄午始开”,经明代开发后,“今治四野宽旷,轩豁秀丽”,“江水既通,商货辐凑,益比内地矣”⑤。清·道光时李彦章治思恩府,“于郡南之江上,大开水田,试种早稻,求是种而栽焉。盖自道光八年始,自是郡中既得再熟,种者渐多。”并制造水车,取水灌溉⑥。该府宾州(今宾阳县)明清时水利修筑较多。永乐三年州判王成美督筑新官陂,溉田2000余亩。万历十一至十三年,知州饶敬承于州城南的室水上堆石筑堰,建闸6座,以激水灌田,并疏浚水道30里,以便通航。万历《宾州志·陂塘》载:州有陂66,塘4;所属上林县有陂35,塘3。府南武缘县清代时在8条河溪上筑堰架车,共灌910顷农田⑦。太平府的崇善县“山石绵延,巉崖险窍”,明正德时土官赵琯筑崇善水陂,嘉靖时又修。嘉靖二十七年知府周允又筹修平峒水陂。庆远府宜山县于乾隆十五年借司库银2 400两,给各垦户以为工本,在县城东南20里的洛潢河筑坝修堤,到乾隆十九年,“兹堤坝石工俱已告竣,实丈得可垦田六千二百余亩”⑧。然总的来说,桂西开发程度比桂东低,水利兴修也有限。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明清广西水利发展的特点,我们可据嘉庆《广西通志·山川》的水利工程统计数作些。据统计广西(不包括廉州府)共有水利工程1 179处(包括郁江流域平原的藤县、平南、桂平、贵县共55处),其中河溪沟307、湖潭20、陂堰548、塘池121、渠圳5、井泉105、江河筑堰架车条数73。这些统计数字虽然不完全,但仍可看出广西水利的特点:①因广西山丘分布广泛,为了拦蓄河溪水灌高田,多在河溪上修筑陂堰,成为重要的灌溉设施。②广西河流众多,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条,其余小河小溪更多,这些自然河溪水资源得到了颇多利用。③广西泉水和岩洞地下水丰富,引泉或凿井出泉灌溉很是普遍,井泉数量约占工程总数的10%。④明清广西筑堰架设筒车灌溉发展很快,20多个县都有此设施,广布在桂中、桂东南、桂西南地区。筒车设置在坡陡流急的河上。
————————————————
①嘉庆《广西通志》卷117。
②谈迁:《国榷》卷10。
③嘉庆《南宁府志》卷3《陂塘》。
④嘉庆《广西通志》卷118《山川》。
⑤苏浚:《广西郡县志》,《粤西文载》卷11。
⑥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早稻之法》。
⑦嘉庆《广西通志》卷117。
⑧《清高宗实录》卷455。
(五)云贵高原山区
云、贵地区高原山地分别占两省总面积的94%和95%。明清以前开发不够。云南惟滇池、洱海坝子一带农业水利较发展,而广大山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人烟稀少,耕作山田多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贵州省建制较晚,到明永乐十一年才设立行省,建省前经济发展缓慢,水利只兴修了少量的陂塘。明代在云贵地区大量设置屯田,移民开垦。云南明代屯田最多时曾达126万多亩,占全省在册总耕地面积的42.5%。故正德《云南志》称:“云南屯田最为重要,……今诸卫错布于州县,千屯偏列于原野。”贵州设有20卫,共有屯田95万余亩。明代兴修水利多与屯田有关。清代移入云贵的汉民更多,水利兴修也更多。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云南高原山区:明代主要在滇东南盘江流域兴修水利.滇东高原盆地(坝子)和湖盆众多,著名的如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等,明代皆进行了治理利用,如浚凿尾闾、整治河道以排泄洪涝水,修筑堤坝,开挖渠沟以灌溉农田(滇池水利不在本文范围)。阳宗海位于云南府宜良县西35里,湖周70里。明代建有汤池渠和文公渠两项水利工程。县西北引湖水的旧汤池沟,“广不盈尺”,灌溉面积很少。洪武二十九年西平侯沐春为了满足屯田灌溉的需要,发卒15 000人,由同知王俊率领,从阳宗海北端“因山障堤,凿石刊木”,开凿6里长的汤池渠,下接大城江,再入铁池河(南盘江),“其流袤三十六里,阔丈有二,深称之”①。灌溉宜良坝子治农田数万亩。之后嘉靖年间,由临元道文衡督修,又建汤池渠的扩建配套工程文公渠。先在县北江头村大城江上,修筑一座拦河低坝,又于坝上游开渠至宜良县城下,长70余里,沿途筑水硐(涵洞)72所,“溉军民田二百余顷”②。文公渠也是利用阳宗海作水源。
抚仙湖在澂江府城(治今澄江县)南10里,周300里,西南面有隔河与星云湖相通,星云湖周长80余里。明代除利用两湖水灌溉农田外,重点是治理两湖出口河道海口河(又名清水河),先疏浚河道,又在南北两条流入海口河的山沟牛舌箐和梅子箐两岸建石坝,使山水循轨顺行,避免砂石壅塞海口,于是湖水得以畅泄,减轻了湖滨农田的洪涝灾情。
异龙湖位于临安府石屏州治东2里,周150里。异龙湖灌溉效益颇大,“计湖上下两旁灌田三百余顷”③。但沿湖农田常遭洪患,需进行治理。明嘉靖年间石屏知州“治海口,建六闸”,对湖尾间海口河进行整治,筑坝设闸控制湖水的蓄泄。在异龙湖水排入泸江处,隆庆和万历年间进行了疏浚筑堤等整治工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杞麓湖,位于通海县城北3里,湖周长150里,地跨通海、宁州(今华宁县)、河西三州县,湖周围有农田约90 000亩,半数需赖其灌溉。明代对入湖溪河进行疏浚,筑堤拦蓄山水成湖池,以对山洪起缓冲作用。又对湖水的唯一出口落水洞(排水暗河)进行疏挖,使湖水顺利泄入南盘江④。
————————————————————
①平显:《汤池渠记》,正德《云南志》卷29。
②康熙《宜良县志·山川》。
③乾隆《石屏州考》卷1《舆地志》。
④参见《珠江水利简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8月。
明代滇东高原除利用和治理湖泊外,还在南盘江的支流上筑坝,引水灌溉。重要的有交水上的天生坝、交水坝,白石江上的陆凉新坝,泸川的永惠坝,弥勒州的构甸坝等。天生坝位于曲靖府沾益州城北5里交水上(南盘江上游干流),明天启间总兵杨禄筑,开有东西二渠,“城南北三乡八伍二铺田亩咸资灌溉,合州水利莫广于此”①。交水坝,位于沾益州城东南10里,亦是在交水上筑坝,起初为土坝易冲毁,宣德十年曲靖千户梅用“率军构木凿石为坝”,建成拦河的木石坝,并增筑石闸,灌溉农田百余顷②。陆凉新坝,位于今陆良县城东的白石江中,明天启年间创筑,清雍正年间在其下游10里处重新修筑,故称为新坝,有13孔闸坝,灌溉22个村寨农田,成为南盘江上最大的拦河闸坝工程。永惠坝,位于广西府(治今泸西县)西4里泸源洞处,即南盘江支流泸川的伏流河段至岩洞出露处。万历二十二年知府陈忠主持兴修,坝的两岸开挖两条渠道,附近田地成为膏腴之地③。构甸坝,位于广西府弥勒州城南80余里,建于万历四十三年,工程包括在伏流地下河水出露处的龙潭哨、黑龙潭和巴甸溪(今甸溪河)上的三座拦水闸坝,并开有上、中、东、西4条渠道,灌溉竹园坝子30 000多亩农田④。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明代滇西高原也有一些水利工程,以洱海地区水利最好(不在本文范围)。洱海东南云南县明代所修陂坝灌溉效益较大。如景泰年间,云南县巡行副使周鉴等倡修宝泉坝(今名游峰坝),位于县城西北20里,可积水御旱。县东南45里有荒田陂渠。嘉靖间分守参政石简倡议筑陂凿渠,灌溉县东南平壤千顷。县东北lO里又有品甸陂,嘉靖二十二年修复,又新兴坝、段家坝等也皆为明代建⑤。楚雄府的姚州(治今姚安县)有坝淜近20处,“潴水以灌田”。以大石溯最大,多次修筑。崇祯间知府孔元德又筑丰乐溯,聚水溉田岁增谷千余石⑥。
清代云南主要在雍正至乾隆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雍正三年至九年鄂尔泰任云贵总督,督促各州县修建水利:如云南府嵩明州嘉丽泽开挖新河排水。涸出田地10 000余亩;宜良县在被淹洼地开河5道排水;临安府泸江水因流入岩洞泄水受阻。进行凿石疏河筑坝等工程,解除了田庐被淹之患;建水州疏导李浩寨山泉开成大渠灌溉农田等。又临安府之阿迷州、蒙自县,曲靖府之寻甸州、宣威州、澈江府,楚雄府之镇南州,东川府,武定州之禄劝县,大理府之云南县、浪穹县,永昌府等皆有水利工程的兴修⑦,从而促进了水稻业的发展。后据雍正十一年云南布政使陈宏谋的调查,前此滇中已兴水利工程有70多处,工程形式有凿源泉,浚河身,筑坝闸,开堰塘,设枧槽,架水车,筑堤埂,开河尾及分支流等⑧。乾隆二年。一直在滇任官职的张允随撰《论云南水利》一文,论述了云南多山条件下水利工程的特点。
明清时期。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的一些山区,农业耕作技术有了进步,亦注意兴修农田水利。如开化府多壮族、苗族,康熙六年改流设府。府境泉水多汇聚形成龙潭,康熙七年引府西异龙潭水灌田,之后府境龙潭有65所皆被利用来灌溉农田⑧。临安府多哈尼族、彝族,清代时辟山开成梯田,引水灌溉种稻。光绪《云南通志稿·风俗》载:“临属山多田少,土人依山麓平旷处开作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磴名日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数里不绝。”可见滇南少数民族居住区开辟梯田引水种稻已有相当的规模。在普洱府傣族居住的景洪地方,明清时开有多条水渠灌溉稻田,管理制度严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
①乾隆《沾益州志·水利》。
②景泰《云南图经志书》。
③乾隆《云南通志》卷19。
④乾隆《弥勒州志》卷13、卷25。
⑤《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78。
⑥《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80。
⑦鄂尔泰:《兴修水利疏》,乾隆《云南通志》卷29。
⑧陈宏谋:《请通查兴修水利状》,载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106。
⑨《嘉庆一统志》卷488。
贵州高原山区:明代贵州建省后,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官吏的主持下兴建了一些塘堰工程,清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继续发展。
明代在黔北和黔东南有少量水利兴修。如今遵义地区余庆县明代为余庆长官司,万历二十九年改置县,建立城池,招抚汉苗开垦田地,始相水势之高下,修筑雷公、赤土、正官三堰,引堰水入沟灌田,订有修浚用水制度①。在黔东南都匀府,明代都匀司指挥胡纲在府城北2里筑堰,引水灌城西诸田,后人称此堰为胡公堰②。
清代地方官员积极倡导水利,如康熙时石阡府郡守罗文思作《堰说》、《塘说》、《塘法》、《坝法》等③,促进了山丘区水利的发展。清代贵州所修水利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分布在贵阳、安顺、都匀、镇远、思南、石阡、思州等府及仁怀厅,共有堤堰、陂塘、沟渠、井泉47处,其中镇远府城西63里的平安陂,“土人引水溉田数干亩”。天柱县东有龙塘,灌田百余顷,岩头坝灌田1 200亩,博皮寨坝灌田9 900亩。实际上清代贵州兴修的农田水利工程远超以上记载数。如天柱县康熙年间就已筑成大小水坝36座,灌溉面积达8 910亩,此外还有清水江、北门江、西江、白水冲以及龙泉、龙塘等天然水资源可资灌溉④。清代灌溉工具亦多有改进,努力设置筒车、木槽等设施灌溉农田。如黎平府、平越州等有水轮(筒车),“大者极六十幅,高者径极三丈,筒多者极二十四筒”⑤。思州府西北80里有养苗溪,源出岩洞,中有巨石障流,土人筑木槽引以灌田⑥。乾隆《黔南识略》卷1载贵阳府依据水利状况将田分为“滥田”、“水车田”、“堰田”、“冷水田”、“塘田”、“井田”、“乾田”、“梯子田”、“腰带田”等,采用多种水利设施灌溉农田。遵义府也运用多样水利措施发展灌溉⑦,水利搞得较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然而贵州高原有70%以上的地表为喀斯特地貌,山原和丘原经地表河流的侵蚀及地下水流的溶蚀,大部分地表崎岖不乎,坡陡石多,地表缺水比较普遍,这给兴修水利造成诸多困难和不便,与其他地区相比,明清时贵州的水利化程度较低。
以上分别对中南、西南山区明清时的水利发展作了综述。水利的发展对这些地区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山区有其特殊的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因此山区农业生产亦具有特殊性,这又影响和制约了水利的发展。
二、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与农业生产
南方山区在明清时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表现在垦殖的力度上,不仅河谷平坝和山间盆地开垦得几无旷土,还大力开垦山坡地,努力修筑梯田,把梯田从浅山区推进到深山区,梯田多种植水稻,水稻生长离不开水,于是梯田就与水利事业相互促进。由于山区多山的地形特点,形成了山区独特的“立体农业”,而水利的发展也受立体农业的和制约。明清南方山区水利的发展使灌溉面积大为增加,因而使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增长,促进了山区各业的发展,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山区的面貌。然而由于山区各地的条件和条件的差异,水利和农业的发展各地很不乎衡,这对今天的农业生产还有着深刻的影响。
——————————————
①蒋深:《三堰考》,康熙《余庆县志》卷8。
②民国《都匀县志稿》卷4。
③康熙《贵州通志》卷17。
④康熙《天柱县志·山川》。
⑤光绪《黎平府志·食货志》,光绪《平越直隶州志·农具》。
⑥康熙《贵州通志》卷6。
⑦道光《遵义府志》卷16。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一)水利与山区梯田的开辟
南方为了开垦丘陵山地,很早就对山坡地采取“层蹬横削”的,修成一层层如阶梯式的田,以种植水稻。南宋范成大《骖鸾录》中正式有了“梯田”一词的记载。宋元时梯田在南方的江西、福建、浙江、皖南、湖南、四川、一广东等丘陵山区有了广泛的发展,明清时修筑更加普遍。南方梯田多种植水稻,故多修筑成水平梯田。梯田能起保水、保土、保肥功用,从而减轻了水土流失。梯田的发展促使山区水利设施有了增加,为更多地利用山区水资源创造了条件。从以往开发不够的西南山区进行考察;清代已在四川的川东、川北、川南深山区筑有梯田。川东梯田有不少为楚粤移居之人所开,清后期所开梯田更多。石硅厅“于高山竣岭上随其高下曲折而垦之围有稻田,远望若阶梯,然俗名曰螃田”①。光绪《大宁县志》载:县西南“倚山为田大不盈丈,重叠而下,俗名梯子田。”川北巴州“荒山老林尽行开垦,地无旷土,梯田层矗”②。万源、广元等地亦皆有梯田。川南叙永厅、屏山县、雷波厅等山地多辟为梯田。梯田主要利用“山高水高”的泉水和山水灌溉,或者在田中蓄积冬水供翌年春季插秧之用。人称云南省“东西迤数千里,重崖复岭坡陀漫衍无一平区,农田皆依山开筑塍隰层叠,随山高下,谓之梯田”③。武定州禄劝县有“拖梯也,去城二十里居旋匠村上流,地无半坦倚山为田,田如梯形因以得名”④。就是在滇南临安府等少数民族居住区,河流两岸亦开成壮观的梯田。故乾隆《滇南闻见录·地部稻田》称:“山田层级而下,如梯形,泉水流注,最宜于稻。”贵州北部遵义府、思南府的低山丘陵和中山下部坡地多被开辟成梯田种稻。如道光《思南府续志》称:“谷雨前后山间梯田趁雨而犁,取淤泥培田塍,俾水不泄。”之后贵州开垦的梯田更多。咸丰时吴振械《黔语》云:“黔山田多,乎田少,山田依山高下层级开垦如梯,故曰梯田。畏旱,冬必蓄水,曰‘冬水’,水光成罫,山颠俯视,如万镜开奁也。地势稍宽阔处宜用塘堰,可救旱。”梯田可就地蓄积雨水和径流,地块稍大的还可修筑塘堰工程。这样灌溉更有保证。从上述可知清代时西南地区梯田及其灌溉面积有较大发展,南方其他地区明清时开辟梯田,引水灌溉种稻就更加普遍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
①道光《石硅厅新志·风俗》。
②道光《巴州志》卷1。
③齐学裘:《闻见续笔》,光绪《云南通志稿》卷241。
④王清贤:《谢刺史宗枋传》,乾隆《禄劝县志》卷8。
(二)水利与山区的立体农业
由于山区地形地貌错综复杂,高山与深谷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类型。例如在同一山体,山下河谷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半山腰是温带,到了山顶则是寒带气候了。同时,土壤、水资源等也呈垂直的地带性分异,因而影响到农业生产也呈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构成山区的“立体农业”,这既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分布,也决定了水利设施的多样性。
由于水稻喜热喜湿,因此稻田多分布在山区的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和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丰富,灌溉、防洪除涝等水利工程亦主要兴建于此。而中、高山坡地则主要种植旱作物,发展经济林和畜牧业,很少兴修水利。如道光《(四川)城口厅志·风俗》载:“山多田少,高坡陡岭皆为开垦,春种夏耘秋获,高低气候不齐成熟各有早晚。低处田宜稻种不一,地宜御麦俗名包谷种亦不一。田则依山泉溪涧筑堰灌溉,少池塘水车之利。以豌葫豆大小麦油菜为小春,春种春末夏初收,连稻谷岁二登。半高处田宜冷水谷,地宜包谷。最高处无田,地宜洋芋荞麦种皆不一,岁止一登。……高处穷民悉以洋芋为食,外来就食者亦颇多。居老林者以木料木器为利。”道光《(广东)广宁县志》卷12称:“农有二类:在山者为山农,种旱禾、种蓝靛、种姜、种瓜、种薯芋,或高山有泉涌出,亦有山田而可艺稻者。耕水田者为平地农,止以种禾为事,岁两熟,俗呼两造。”水田的灌溉设施:“其灌田也。多藉陂水,当山峡溪涧累石障水以资荫注。间有田高于水者,则作车系筒旁,设木槽车轮,因水激荡施转如环,其筒下则平,能贮水上,则所贮之水,倾入木槽,因而顺流灌田,一车之利可及数十亩。又邑中之田,多在山峡无围基之筑,岁或旱潦被害恒轻”。邻近的封川县将田分为6类:洞田、山埇田、梯田、高埌田、低水田、地面。“洞田者,村落之田也,陂泽灌之。山埇田者,山沟之田也,山水灌之,皆不受旱。梯田者,山顶之田也,高埌田者,山坡之田也,皆不能筑陂,常苦旱。低水田者,濒江之田也,地面者,水滨余地也,皆畏水”①。由于地势的差异,使水资源状况有很大不同,因此水利设施亦随山区地形地势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修筑,可见山区的立体农业对水利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是很大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明清时随着垦殖范围的扩大,山地的比例增大,于是开山种植杂粮及林竹者增多,平田水稻在开垦初期增加迅速,之后开田种稻渐减少,即是说山区开垦由于地势的限制,在进入开垦山地阶段后,旱作物的比例将会增大,兴修水利也将更加艰巨。因此,山区的农业优势适于多种经营,既要努力开垦田地,增加粮食产量,还要因地制宜。发展林副业和畜牧业。
(三)水利与山区的粮食生产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自然增殖及大量外地流民的移入,使南方山区得到迅速开发,而努力开垦土地发展粮食生产是这一时期山区经济的首要之事。水稻由于适应南方高温多雨的自然条件,加上产量高,口味好,因此山区各地积极兴修水利,扩种水稻,推行旱改水,并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了粮食亩产量。如湖北荆襄地区,以往“山多田少,水田十之一,旱田十之九”②。明代成化之后,大批流民进入荆襄地区定居,他们“依山而居,编竹葺茅以代陶,凡男插秧,击鼓而歌,悉力耕山,野无旷土。”清代更努力兴修水利种植水稻,据不完全统计,嘉庆时郧阳府有灌溉设施的水田约有20万亩,总水田面积若以耕地的十分之一,计有50万亩,而明代洪武时该地区的总耕地数才15万多亩③。又如四川川东明清之前水田较少,清代由于农田水利和冬水田的发展,水田大量增加。如新宁县(今开江县)在清后期,“泽农居十分之七,故以水为要,秋收后遇雨即蓄之,谓之关冬水,阡陌注满望若平湖。其傍山麓与高阜处名曰螃田,同时亦潴水”④。该县水田已占到农田总数的70%。广西、广东、云南等省雍正乾隆年间多有地方官员劝垦水田、督修水利之举。广西由于人口相对较少,稻田面积扩大后粮食自给有余,东可以运往广东供民用,西可以调到云南作军粮。湖南除湘西外,其他山丘区水稻业很发达。如永州府永明县塘堰水利发达,稻米生产多,其桃川乡稻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
①道光《封川县志·舆地》。
②同治《郧阳志·风俗》。
③天顺《襄阳郡志》卷1。又《三省边防备览》卷9称“郧阳亦属崇山峻岭,平畴水田十居一二”。嘉庆时郧阳府有耕地494万余亩。
④同治《新宁县志》卷3。
米每年输到梧州、佛山不下万石①。该府“祁阳县农务,全在稻田,凡山头地角,稍有可垦者,无不开辟”②。稻田多赖有发达的灌溉事业,仅在河流上筑堰坝。兼用筒车灌田就达数十万亩,还开有众多的池塘,灌溉面积超过了堰田。可见水稻种植与水利兴修是相互促进的。在云南北部因为降雨量偏少,还引水灌溉旱作物。乾隆《丽江府志·风俗》载:“十二月……农人引水灌麦”。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对旱作物也注意灌溉。
据近人:贵州遵义附近有灌溉之水田与无灌溉之水田,每亩稻谷产量相差达40%③。明清时情况应相同。可见兴修水利是山区粮食稳产增产的一有效途径。
(四)水利与山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明清时南方山区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各个地区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从水利的发展程度看也是如此,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坝是山区粮食生产的基地,兴修水利最多,有些地区还成为商品粮输出区。如湘中丘陵盆地水利发达,出产粮食也多。丘陵低山地区坡度较缓,海拔不高,明清时也得到很大开发,为了发展水稻生产,努力开辟成梯田,引山溪水、泉水及蓄积径流灌溉。如川中丘陵地区明清吋大力开发,兴修众多塘堰发展水稻生产。但有一部分梯田因无灌溉设施,是为雨养田,也称为雷鸣田,灌溉缺乏保障,降雨少时往往改种旱作物,成为梯土。在丘陵、低山的中上部,因水利条件差。旱地分布的面积仍较大,这一状况在南方山区是很普遍的。又中南、西南地区有许多中山、高山分布,除河谷地带外,这些地区垦殖的山地以旱坡地为主,几无水利设施,甚至有些山地只适合发展畜牧业和
林业,如湘鄂西山区、川西高原、桂西北山地、黔西高原、滇西高山峡谷区等明清时虽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但经济仍较落后,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区仍流行刀耕火种的粗放经营。总之,明清时南方山区因各地的地形地质、气候状况、水土资源、开发程度、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的不同,水利的兴修是很不平衡的,这使山区各地的差距进一一步拉大,并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布局,甚至对今日的农业生产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
①光绪《永明县志·农事》。
②宣统《湖南乡土地理书·永州府》。
③民国《遵义新志·土地利用》(任美锷撰)。
DEVELOPMENT OF WATER-CONSERVANCY WORK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MING-QING PERIODS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general study on the situation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the southcentre and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eveals the evolution, feature and regulation of the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the lights of re- gion-dividing and exploitation degree, and analyz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 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step-field-exploiting as well as solid-agriculture, grain pro- duction,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Being based all mentioned above,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effections of mountainous areas’ water conservaney on agriculture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