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引入新课“十法”
2014-08-23 01:02
导读:物理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初中物理引入新课“十法”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毕业
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对物理
毕业
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对物理特有的兴趣和好奇,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每1个教师经常考虑的问题。我觉得用1个恰当的方法引入新课是关键。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 -- 新课引入,就显得10分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积累了引入新课“10法 ” 。
1、直接引入法
对学生渴求了解的内容,老师就没有必要拐弯抹角,而采用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的好。如第1册“引言 ” 可以这样引入:
从现在起,我们将要学习1门新的课程 -- 物理学。物理学是1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物理研究的内容10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等。有些我们还不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2、问题引入法
这种方法是多数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第1册“幻灯放大镜 ” 1节可以这样引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电影,也看到过老师在课堂上用投影仪配合上课。小小的胶片怎么会变成很大的画面的呢?
上生物课时要观察动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它们很小,肉眼看不清。老师给你们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它们为什么能使我们看到很小的物体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3、演示、实验引入法
这种方法直观、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尽可能的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
如第2册“电功 ” 可以这样引入:
介绍实验装置和电路:用电源、电动机、开关、滑动变阻器组成1串联电路。用电动机提升砝码。
①由实验证实电流可以做功。
闭合开关后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答:砝码上升)
问:是谁把砝码提起来?(学生答:电动机)
问:电动机为什么能提起砝码?(学生答:因为电动机通电,电动机转动起来,所以把砝码提起来)
问:此实验表明什么?(学生答:表明电流可以做功)
教师指出:此实验中电流对电动机做功,电动机又对砝码做功,所以电动机把砝码提起来。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不仅通过电动机时做功,电流通过其他用电器时都要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很多。
请同学举例电流还有哪些做功的形式。(学生举例)
②能量转化情况。
问:砝码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学生答:增加)
问:砝码增加的机械能是从哪里来的?(指出:因为电动机消耗了电能,所以砝码的机械能增加)
师生共同分析刚才学生举出的例子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③教师小结: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之产生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现象,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又如第2册“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 可以这样引入:
同学们用塑料式或钢笔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几下,再靠近碎纸屑能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答:纸屑被吸引)
老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与之有关的问题。
4、从旧课引入新课
学生学习了旧课后可能还有许多凝点,急需老师解决,老师如果急学生所急,乘热打铁,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如:第1册“光的折射 ” 1章新课引入如下:
上1章我们研究的是光的反射,同学们回忆1下,什么是光的反射?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1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在这里我们说有1部分光返回原介质,那么另1部分光呢?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1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1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这就是我们这章开始要研究的光的折射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5、物理现象引入法
自然界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学生对绝大多数自然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以通过描述自然现象,也可通过学生直接或间接观察自然现象引入新课。如第1册“浮力 ” 1章可以这样引入:
船可以浮在水面,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也可播放潜水艇潜入水下航行的录像。这些现象都是1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1章“浮力 ” 。
6、物理故事引入法
在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各国都有1些不同寻常的物理故事,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些故事引入新课。
如第2册“火箭 ” 1节引入时讲述:
我国是火箭的故乡。“起火 ” 实际是火箭的祖先。早在1千多年前的北宋初期,士兵们就已经发明了“起火 ” 绑在箭上。(展示投影片或挂图)点燃“起火 ” ,箭就向敌方飞去。这就是最早的火箭。
7、从学生已有经验引入
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也会利用物理知识,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老师可以从中引入新课。
如第1册“同1直线上2力的合成 ” 可以这样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1个人用力推1个物体或者提起1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1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1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1个人也可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1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
8、课堂练习引入法
经过学生练习可以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如第1册“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 1节,学生练习计算“ 1 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 (请1位学生在黑板上算,其它学生在草稿本上算1算)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根据计算结果,既然 1 标准大气压可支持约 10 米高的水柱,那么,能不能利用这个大气压强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呢?本节课将对这1问题及其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
9、类比引入法
有时新课会与某旧课有相近或相似的地方,这样的新课用类比法引入,不但引入自然,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如第2册“电压表 ” 可用如下方法引入:
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是电流表,那么测量电压的仪器就是电压表(出示几种电压表)
电压表和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什么异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电压表。
10、综合法
新课的引入,并非只有单1方法,可以根据新课内容采用以上方法中几种的综合,这样引入可能效果更好。如第2册“电流的磁场 ” 的引入如下:
我们知道了电现象、磁现象,那么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讲电磁关系的研究史。
讲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史及奥斯特课上演示所发现的现象。
演示奥斯特实验。
对新课的引入,同行们肯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但其目的是相同的。引入方法很多,实现的手段也不少,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应该打破单1的老师说讲。充分利用图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来实现,这样会使新课的引入更直观、更生动,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