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为了实现这1目标,我们必须优化习题教学,使之密切联系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和物理实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而且通过创新思维与物理知识的有机结合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当今中考改革的要求: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已成为中考命题指导思想中的热点。这几年我都从事毕业班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开放性综合题的能力,我主要着眼于如何优化总复习中的习题教学这方面的工作,在中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1个重要环节,在通常观念中,习题教学中很难进行创新教育。以前的习题教学是单1模式----课上老师讲例题,课后学生搞题海战。因此,若能把创新教育运用到习题教学中去,优化习题教学方法,必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更好地推进创新教育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埋怨学生做过多次也讲过多次的题目,仍然考不出来,老师把这1问题简单地归纳为学习不踏实。学生有时会觉得上课是听懂了的,课后却不会做。老师却把这归结为学生上课听不懂。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物理学习本身不是看懂、读懂的,也不是听懂的,而是“悟懂”的。
因为这些学生平时做题只是机械性记住了过程,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时间长了,忘记了也就考不出。上课听懂的也只是过程,仅仅是知道步骤而已,每1个结论都不是学生想出来的,在头脑中没有任何深层次印象,上课教师没有让学生有足够的动脑时间,打出问题后,匆忙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分析为体的能力。长此下去,大部分同学可能就是“花了很多时间,但却学不好,讲过的会,没讲的不会,刚讲的会,时间长了就不会,甚至是早上讲,晚上就不会”,老师和学生都在不断地重复劳动。
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变老师讲例题为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式寻找问题答案,给学生留足动脑动手时间,老师只做必要的引导,排疑解难。例如我在《摩擦力、平衡力》1章的教学中安排了这样1堂习题课:“如何1题多变?”
1、简单问题引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叠放在1起,受到10N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可以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那么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A为N,物体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B为N;若将物体A从B上拿来下来,再用细线与B连在1起后,再放在该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需要的拉力F3应为N。
2、问题探究:
(1)若物体A单独放在与上题条件相同的地面上匀速直线滑行时所需的拉力为5N,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
学生回答:因为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滑行时受到平衡力作用,所以f1=F=5N。
教师再问:与A相同的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滑行时所受摩擦力为多大?
学生回答:与A相同即:f2=F=5N.
教师再问:那么上述问题的第1空中fA又是多大?此时学生难以回答。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题中A与B1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而A在水平方向上又未受到任何拉力,所以A是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下作的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1运动定律可知fA=0N。
(2)若将A、B两物体叠放在相同的地面上,
要使它们能1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所需拉力F2应为多少?(如图所示)
1 234下1页
学生回答:F2=2f1=2×5N=10N。
教师再问: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此时B对地面的压力已是A、B两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摩擦力就变为原来的两倍。
(3)若将A、B两物体用线连在1起放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所需要的拉力F3应为多大?
(4)拓展训练:
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自和转轴之间的摩擦,则当B物体受到水平向的拉力F4的作用时,B也恰好能作匀速直线运动,求拉力F4的大小。
学生回答:(1)先对A物体进行分析:因为A物体作匀速度直线运动,所以T=fB---A
(2)再对B物体进行分析:因为B物体也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F4=fA----B+T+f地-----B=5N+5N+10N=20N
3、问题结论:(1)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只可能在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时候。(2)物体在有摩擦的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3)物体在作滑动摩擦时,若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4、思维方式:从学生已熟知的知识开始分析,层层逼近,逐步拓展。
在整个探究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仅仅起了向导作用,学生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循序渐进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轻松解决了1个难点问题,提高了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潜移默化促进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这样1种探究性学习,让每个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结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了结论进而得到了解决这1类问题的方法,
达到融会贯通,效果非常好。
2、通过实验操作来分析习题,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景。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作思维的操练直接制约着物理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抽象的物理过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构建学生操作实验的活动情景,并以学生操作中获得的结论去理解习题中所遇到的难点,形成猜想----验证----应用的活动模式。
在初3电学入门教学时,学生对于“短路”问题理解不透,习题中经常出错。把短路问题穿插在较复杂的串、并联电路中,学生在遇到如此类型的习题就束手无策了。例如:在下面两幅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均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3灯全发光,那么当S闭合时3灯的状况又如何?
在未用实验操作验证时,学生认为:
中灯泡L3因被开关S短路而不发光,L1和L2可以发光。
中灯泡L2被开关S短路不能发光,L1和L3串联发光。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错误呢?归其原因是学生只从直观的电路图上观察哪个用电器被导线或开关并联,而未真正分析电流的路径。这时若用传统的习题教学法去讲解的话,多大数学生难以信服,认为这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结论。为此教师可借助于常用的电路示教板进行先实验操作后理论分析的办法。通过小灯泡在电路中是否发光这1直观现象,来解释以上两种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及局部短路问题。在实验这1“铁”的事实面前学生很快弄清了“短路”这类习题的分析方法。为了进1步增强学生借助实验分析有关习题的兴趣,教师还专门设计了1些习题让学生在实验课上进行实验验证。
上1页12 34下1页
3、根据考试要求,自行编撰开放性习题。
开放性综合题是如今中考的热点,求解开放性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同时要注意活学活用物理知识。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蓄不露的条件,它们常常是巧妙地隐藏在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公式的适用范围、答案的实际意义等的背后,很容易被忽略,从而误认为题目缺少条件,造成解题错误。因此挖掘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下面是1道表格类型的开放性综合题,让我们1起来体验1下。
题材: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参数表
型号
TDH168Z型
(长×宽×高)
1740×640×1080
整车重量
<40kg
车速
20km/h
续航里程
>=50km
无刷电机规格
36V150W
智能充电器
KGC36018
蓄电池
36V12Ah
充电时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