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中报人角色的凸显——浅析张恨水以新(2)
2013-08-09 01:05
导读:讲究蕴藉含蓄,酸、甜、苦而不求辣的文风,顾时局而言他,敛锋芒于笑谈之中,但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强烈的批判。 作为终生的职业报人,张恨水
讲究蕴藉含蓄,酸、甜、苦而不求辣的文风,顾时局而言他,敛锋芒于笑谈之中,但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强烈的批判。
作为终生的职业报人,张恨水自然具有强烈的媒介意识,他的小说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始终聚焦在纷繁复杂的都市社会生活上,通过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为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丑陋、畸形的都市社会,具有辛辣的批判意味。他是一位自由的批评者、监督者。
抗战期间.他曾写作了大量尖锐泼辣的杂文为抗战鼓吹。如在1926年的《势利鬼可起而为总长》、《官不聊生》等揭露了官场的腐败、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免考入门券》抨击了考场的舞弊营私勾当。但在当时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下.有的杂文都被剪掉。所以,张恨水更善于用小说来揭露、抨击某些社会丑恶,把批判的锋芒敛于小说的迂回中.以含蓄又不失尖锐的文章发挥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主张新闻自由,当时的张恨水和成舍我一样.主张“新闻自由”.敢于揭露黑暗。成舍我常常对编辑和记者说:“只要保证真实,对社会没有危害,什么新闻都可以登。如果出了什么事,不要你们负责任,打官司、坐牢,归我去。”作为成舍我的得力搭档和一个坚决的新闻工作者.张恨水也极力主张新闻自由。他认为,报纸的言论应当完全受民意支配,应当代表民意.为人民呼吁,敢于讲真话,敢于暴露社会的黑暗。他在编辑副刊期间,曾发表了大量的杂文、小说等来抨击社会现实,为人民呼吁。然而,无论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真正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
新闻检查文禁森严,报纸开“天窗”是常有的事。张恨水也有不少揭露腐朽、针砭时弊的文章被书报检查官剪掉,在报纸上开了“天窗”。对于这种言论的不自由,张恨水在《世界上在谈新闻自由》一文中写道:“作新闻记者,是人生的不幸,一辈子没有个自主的日子。想凭良心.这枝笔要替大多数人说话,就不免得罪少数人。……凭良心,这枝笔就要替极少数人说话。而这少数人,大概总不会是大多数人所喜的……这简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那末,不说话好了。请问,新闻记者在报纸上果然不说话,那又怎交待得过去?……”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缺失新闻自由,新闻工作者处于“应该说真话”而“无法说真话”的两难境地中。张恨水“新闻自由”的幻想在现实中破灭.他感到新闻工作者实在难以为人.因而他甚至不愿自己的子女继承自己这份“衣钵”。
张恨水不只是一位小说大师,更重要的是一位报人,他的小说创作是他报人生活的延续.他聚焦的核心永远是坚实的社会而非浪漫的爱情。他身上也体现着作家与报人“双重角色”的矛盾和融合:传统文人的消极避世、独善其身与现代报人的积极人世、干预生活,传统文人取材于“情”及望月伤情的品格与现代报人聚焦社会现实以及冷峻犀利、纵横恣肆的风格,双重性格的冲突磨合。深刻影响了张恨水在创作及其新闻工作中的思想,使他在30年的报人生涯中形成不少闪光的新闻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