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现代性 上海形象 媒体建构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报纸、电影、广告和图书等大众媒介热衷于“上海想象”,以文字、图像和影像等不同形式建构“上海形象”,报纸、电影和广告等媒体所建构的“上海形象”深刻影响并建构了读者对上海的认知,本文即考察以新闻报纸和纪实摄影为主的大众媒介,如何叙述、形塑和想象上海,建构符合媒体需要的“上海形象”。
最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关于上海的叙事层出不穷,各种出版物、广告、影像和文字都热衷于叙述“上海”,尤其是2010年的“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更是点燃了不同媒介想象上海的热情。无论是真实的新闻叙事,还是虚构的文学和电影叙事,大众媒介的上海叙事包含了一个基本看法,即上海曾是中国最现代的“摩登都会”,它被看做是最接近纽约、巴黎这样西方城市的城市,张英进在其著作中这样评价上海:“上海在100年的时间里,逐渐获得了一系列含义,其中包括流动、变迁、不稳定、转瞬即逝、幻想、光怪陆离、沉醉、幻灭。这些含义中的“时间”主题,说明人们对中国这座最现代的都市的感觉和体验都有了根本变化。”[1]
张英进所说的“时间”主题就是一个“现代性”主题,本文即考察改革开放年代以来,以新闻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是如何叙述、表现和建构上海的城市形象,表达对上海“现代性”主题的认识。《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和《申江服务导报》等报纸是上海的主流媒体,改革开放以来这些报纸关于上海的新闻报道通常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城市的巨大变化,突出上海现代、摩登的城市风貌;其二,对上个世纪20、30年代“老上海”的都市怀旧;其三,将“上海”置于全球化的世界秩序中,探究上海与西方以及西方城市的认同关系。
一、现代性的追求
先看第一个方面,上海的媒体报纸是如何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巨变,这样的新闻报道和新闻故事比比皆是,占据着报纸的主要版面。例如1997年3月30的《新民晚报》的“市井故事”,3月27日的“今日浦东”都从不同角度报道上海的变化。《解放日报》还从“地铁”入手,欣喜地回顾上海城市的迅速变化:“上海地铁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驱动器’。……在地铁沿线,莘庄、彭浦、闵行、嘉定汽车站、松江大学城、张江高科、虹桥枢纽、五角场、浦江镇、安亭、江湾新城这些新城、新镇、新居民区、新产业中心等。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地铁延伸到哪里,那里的经济发展和城区建设就会跃上新台阶。”“地铁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工具,本身就是现代城市物质文明的一个标志。在上海,地铁更成为了引领城市精神文明的‘先行者。’”[2] 2008的《文汇报》还特地出了一期主题为“1978-2008,变革中国——《文汇报》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主题专刊”。刊登了一位老摄影徐裕根手中照相机镜头里两组不同的“上海形象”:一组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上海”,另外一组自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上海”,栏目的编者特地加了这样的“按语”:
30年,一个婴儿可以进入成家立业的而立之时;而30年,对于社会发展、历史演进来说,只是短暂一瞬。
只因邓小平带领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2008,这短暂一瞬就变成了精彩纷呈的一瞬,翻天覆地的一瞬。
与孩子天天在一起,有时会感觉不到他(她)在成长,而只要和几年前的照片对比一下:“哦,他(她)大多了!”
同样,生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我们,可能也会因“熟视”而“无睹”。这时候,翻翻老照片,也会有恍然隔世的惊叹之感。
今天,本版请来的就是一位拍过许多老照片的人——业已退休的文汇报原摄影美术部主任徐裕根。前段时间,他在整理30年前拍摄的老照片时,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又背起相机前往当年拍照之处,频频按下快门……
这些今昔对照的照片可以形象地告诉读者:改革开放30年,给上海这座城市和她的居民带来了什么……[3]
报纸意图很显见,告诉读者通过“今昔对照”的照片,“你”便可以解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现代化的“伟大成就”。编者特意在每幅照片下面加上了解释性的文字,例如在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南京东路”和2008年“南京东路”对照图旁边,文字是这样说明的:“改革开放之处的南京东路,车水马龙,行人被挤在两边,路边建筑物显得十分陈旧。”突出“过去”的“落后”;还有一组照片突出了市民居住状况的前后变化图:“改建前的普陀区药水弄,与潘家湾、潭子湾、朱家湾合称‘三湾一弄’,是上海最有名的大片棚户区。图为药水弄居民生活场景。(摄于1988年)”“经过大规模改建,在原药水弄旧址矗立起了上青佳园(右侧)、长寿新村(左侧)等住宅小区。目前,上海成片的棚户区已基本改造完毕,居民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4]
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对照”,每组照片都试图借助于纪实摄影来告诉“读者”,时代在不断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的现代化成就巨大。并且报纸告诉“读者”,正是“现代化”,让上海市民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文汇报》的另一组图片新闻《30年巨变令人感慨万千》同样通过“今昔对照”反映城市巨变,而且编者也特地加了注释,强调新闻照片“忠实记录了30年来上海在经济建设、城市面貌等方面的历史性变化,观后令观众心潮激荡,感慨万千。”[5]
像这样今昔对比的摄影照片,报纸上比比皆是,这些照片的真实性自然毋庸置疑。但英国的摄影理论家彼得•汉密尔顿告诉人们说:“摄影新闻,不论是报纸的、杂志的或书籍的,其‘纪实’本质从根本上都是解释性的。摄影家生产的各种表象牵连到他或她个人对事件和题材的解释,而这些事件和题材也是他或她选来放在照相机镜头前的。”[6]任何真实的图片,都包含了摄影家和编辑的解释,当摄影家选择马路、街道、居民来作为新闻摄影的对象时,实际上已经对它们作了解释。其实住在弄堂“棚户区”的市民,或许并没有认为搬到新的高楼住宅里就有多好,可摄影家和编辑却赋予了这些图像以新的意义,声称人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而这也是“现代性”的思维在媒体中的体现,按照吉登斯的理解,长久以来就一直存在着社会进化论的影响:“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人们可以按照一条‘故事主线’(story line)来描绘历史,这条主线把杂乱无章的人类事件规划在一幅井然有序的图画之中。”[7]这种进化论的线性思维模式,同样支配着许多媒体对于改革开放历史的叙述,徐裕根所拍的前后对比的摄影图片,即代表了《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介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形象”变化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这些报纸都特别强调“时间的价值”,2006年《社会科学报》特别介绍了一次“共享上海”为主体影像展,报纸刊登了不同时期上海的照片,这些照片都被纳入到了一个时间主题中,那就是随着时间流逝,人们见证了“上海巨变”:
2006年5月11-17日,于上海图书馆第二展厅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