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消费文化的学理内涵与研究取向*-新闻传播毕业论(4)

2013-09-07 01:05
导读:譬如,作为近年西方消费文化史研究的力作,马克迅贝格和亨利克利弗德主编的《消费与奢侈:1650至1850年的欧洲消费文化》,集中讨论了英国、法国、荷

  譬如,作为近年西方消费文化史研究的力作,马克迅•贝格和亨利•克利弗德主编的《消费与奢侈:1650至1850年的欧洲消费文化》,集中讨论了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在食品、饮料、奢侈和时髦商品、 艺术 收藏品等消费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意义。从奢侈与必需,新奇与模仿,公共与私人消费空间,过剩、品味和时髦,身份忍痛与自我展示等方面,展现了1650年至1850年欧洲消费文化的发展历程[29],让人对消费文化、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具有真切的体认。在我国,对消费文化的历史性研究还未受到充分重视,但已有博士学位 论文 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蒋建国博士的学位论文《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30],对晚清广州的城市消费文化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王儒年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专著《欲望的想像》[31],分析了1920-1930年代的《申报》广告所建构的上海市民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这两部论著可算是国内对消费文化的历史性研究的一个良好开头。但愿对消费文化具有价值中立取向的历史性研究也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推动消费文化研究的不断进步。


[注释]

[1]李新家:《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消费经济》1989年第2期。


[2]蔡华兴:《试论消费文化建设的内涵》,《 工业 技术经济》1989年第1期。


[3]刘江:《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视野:消费文化》,《北京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4]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光明日报》1995年4月30日。


[5]尹世杰、周淑连、刘溶沧、魏杰、王济夫、张磐、钱津:《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座谈会发言摘要)》,《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6]邓向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建设》,《理论月刊》2002年第12期。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7]黄平:《面对消费文化,要多一份清醒》,《人民日报》1995年4月30日。


[8]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天涯》2003年第6期。


[9]于光远:《谈谈消费文化》,《消费经济》1992年第1期。


[10]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上一篇:审慎而积极地调整国家-媒体关系——胡锦涛在 下一篇:大众传播与疾病文化的建构——基于美国大众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