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信息的重复和缺失——对人民网的稿源分析

2013-10-19 01:11
导读:新闻传播论文毕业论文,信息的重复和缺失——对人民网的稿源分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摘要】本文了媒体网站中心的稿件来源情况,讨论了实践中体现在编辑层面的
【摘要】本文了媒体网站中心的稿件来源情况,讨论了实践中体现在编辑层面的失误现象——重复转载与信息缺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数据统计,针对统计数字进一步分析原因,由此提出作为个体的媒体网站在整体媒介运作中进行扩大规模和打造品牌的操作时的误区所在。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在于:搭建完善的技术平台,建构良好的管理秩序,培养过硬的人员素质。? 【关键词】信息;重复;缺失;稿源;原因?? 引言? “关于信息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利用信息,因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对媒体而言,信息源正是这样的“关于信息的信息”。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源的情况对于信息的接受者?①来说,也许意味着判断信息的价值、真实性、权威程度的一个重要;而对于信息的发布者来说,则常常是身份定位(做原创的信息提供还是集成性的信息整合)和实力大小(丰富的信息资源通常意味着雄厚的实力基础)的外在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媒体的品牌竞争力和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从信息源的角度考察媒体的“关于信息的信息”——稿源的话题。?? 第一部分:失误现象 网络传播中,信息的重复与缺失并不是偶发情况,从稿源的角度来看,这种重复与缺失可能体现在直观的稿件编排中。? 1.在文章转贴中出现的重复转载? 重复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同一篇文章被贴了两遍,甚至更多。例如《太阳系“找水工程”月球火星上都有水?》?②与《月球火星上都有水?家的太阳系“找水工程”》?③内容一模一样,标题也基本上相同,出现在2002年6月21日千龙网的中心的首页上。? 另外一种重复的情况是同一个话题的各篇文章之间内容重叠。在不少的例子中,部分段落的遣词造句都完全相同。例如,2002年2月25日的人民网二级页面中心首页频道中关于“降息对股市的影响”的有4篇?④,其中3篇属于转载。这4篇文章的基本观点相同,所引述的材料也有重合之处,而人民网在转载这3篇文章时,采取了全文复制、粘贴的方式。? 2.转贴过程中丢失信息? 这种情况包括在转贴的过程中没有注明作者,没有写清楚最初的刊载媒体,没有写清楚直接的刊载媒体,没有注明是全文转贴还是节选等等。概括来说,就是没有提供正确的全面的关于稿源的信息,是信息缺失。? 这方面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艾滋病一旦流行每年损失411亿》这篇文章,12月初国内有14家网站转载了,不同的网站提供了不同的文章来源,总计有8个不同的来源,但没有一个是准确的,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现在根本找不到出处。像这样的例子虽然不普遍,但性质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第二部分: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上文所提到的这些现象呢?下面从稿源的角度来探究一下原因。为了方便说明问题,以人民网为例来具体分析。? 人民网的稿源丰富而且方便转载,这使大量的转贴成为可能,而自采稿件占的比重较低促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并且类似的大量转贴行为共存于几家与人民网性质类似的媒体中,使文章的转贴关系容易出现混乱的状况。? 人民网稿源很丰富且方便网络媒体利用,这种丰富和方便正是网站上出现大量的转贴文章的前提所在。在人民网的中心中,一个栏目的稿源平均大概会有6到9家媒体,多的时候达到了15家左右,少的时候也有三、四家。稿源的类型,有综合性的全国性媒体、有影响的地方性媒体及行业性媒体等等。? 人民网稿件中自采的比较少,要维持很大的稿件量,就得大量转贴。而与人民网性质相似的其他媒体也采用了大量转贴的,故而网站之间文章相互转贴成为一种惯常的、频繁发生的行为,使转贴中出现失误的概率增大了。人民网对中国网和中国日报网站的转载比较多,这3家网络媒体的受众构成在国内的这一部分是很类似的。很多情况下,人民网转贴其他媒体的稿件时,国内的几大综合性网络媒体,例如千龙网、东方网等等,也常常会有同样的行为。而比起内容来,稿源信息的全面完整保留的意义并没有完全被大家认可,失误中和稿源有关的情况也就尤其多。? 上文分析过的稿源丰富、自采稿较少、同质媒体转贴较多等等现象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人民网有一个强大的编辑系统,来确保在这样一种以转载为主的媒体状态下,失误率最大可能地降低,那么人民网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呢?? 现在,人民网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每篇文章都注明责任编辑。在人民网二级页面中心的首页上,在时政等《人民日报》的传统强项方面,会有3到9位责任编辑。特别是有重大的时政活动时,例如两会的召开,会有专人来负责。而在科教、、IT等等的领域,一般只有一位责任编辑来负责。? 从具体的数字来看,责任编辑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平均每个责任编辑负责的文章数?⑤是8.53,但是这个数字不能静止地来看,因为网络不是定时定点出现的,而是需要时刻关注的,近9篇的工作量只是最后作为一天中的精华选取的东西。而且这个数值的波动特别大,从1.56到20,正是因为上文提到的不同领域的区别所致。? 具体从一个子栏目来看,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不同的责任编辑的不同取向。以经济类为例,有的责任编辑比较注意方面的消息,有的比较注意和平民生活更相关的消息,还有的比较在意经济界名人的活动情况。相应的稿源的情况也有类似现象,有些编辑比较喜欢选取地方媒体的报道,有些更偏爱所谓的大媒体登载的,有些编辑比较在意媒体的取向是不是严肃,有些更热衷于贴一些能最大程度吸引眼球的东西。? 可以从人民网的20条左右的消息编排中看到这些兴趣倾向,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一点,人民网在现阶段,整个网站的编排特色还不够明显,很多时候的编排体现出的是编辑的个人兴趣。同时,编辑力量未形成系统的另一方面也就意味着出错可能的增加,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位编辑工作量又相当的大,极大的量不允许严格的审阅,所以失误出现很难避免。? 这两方面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深究下去,便会出现问题不止于此,可以说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思考,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看:一是网络传播所允许及需要多大的信息重复;二是稿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对一个具体媒体的影响。?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克劳德·香农和韦弗(Clavde Shannon & Weaver)的经典传播学模式中提到了噪声,噪音(noise)被定义为——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噪音是假的信息。对发送者或信源来说,高度的不确定性或选择的自由性(熵)是他们所希望的。但是从信宿的观点看,由于含有错误或噪音,因此不确定性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为了得到有用的信息,信宿必须从接收到的消息中删去假的信息(噪音)。传播者必须增加讲话中的冗余(通常是对要点的重复)以抵消来自一个有竞争性信源的噪音。?⑥通过冗余来克服传播渠道中的噪音,在特定时间内可传送的信息量就会减少。?⑦? 作为一位好编辑,所需的主要就是处理好熵和冗余之间平衡的,即在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之间达到平衡。反过来说,如何实现这种平衡,又要看编辑的作用,他要确定观众需要什么,什么是他们能够吸收的,什么是应该给予的。当然,所有这些都受制于传播所使用的媒介。?⑧? 从出现之初就是以海量传播著称,但是冗余(信息的重复)也同样如影相随。是不是只有一篇文章被到处转贴时才可能在网络上达到大众传播的效果?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就算带来的资源浪费可以忽略不计,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的浪费是否也能不管不顾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对于具体的网络媒体有什么呢?? 以人民网为例,从稿源的情况来看,人民网在极力追求无所不包的媒体传播效果,但是编辑力量没有相应的加强,就出现了很多失误,这正是所谓规模和效益的,究竟是要架子搭得越大越好,还是要每一篇都经得住推敲?在人民网的宣传册上,没有对这个问题的明确表示,“最大”“精品”之类的字眼似乎要说人民网可以做到两者兼顾,这实际上容易产生“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到最好”的现象。虽然在现阶段,人民网不必考虑盈利的问题,但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硬件软件投入的比例关系等等要求即使作为国家重点的网络媒体建设对象,也要算算是不是摊子铺得太大。冗余信息的消除应当是媒介的责任所在,但是如果试图在网站上体现生活中的每一个话题以及每个话题的方方面面,同时又要求极低的信息冗余,就必然需要极大的工作量。这仅仅是把问题假设为冗余是由同一位编辑的失误造成,如果是不同子栏目中不同编辑之间“撞车”,又由谁来监看和处理呢?这就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还包括了管理的问题。? 和稿源的丰富同时出现的是自采稿件少以及对同质媒体稿件的采用。也就是说,面对同样的受众,不同的媒体网站的面孔越来越趋同,现在我们几乎不能在网络媒体上单纯从采编上看出来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等等的区别,这是否意味着网络媒体品牌打造的失败?? 在后化的今天,品牌已经是在消息选择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了。但如前所述,类似的,类似的服务种类,类似的编辑方式,让媒体网站都是类似的面孔。当然就谈不上品牌形象的问题。? 另一方面来看,虽然不停地点击,不停地开窗口,但是真正想要看到的东西却不是很多。精神消费品如果不能提供最大限度的满足与愉悦,购买的欲望就会大打折扣。对网络最初的好奇与惊异消失之后,如果再没有实实际际的服务,已经成熟的其他媒体当然还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不断的拷贝、粘贴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有添油加醋,缺斤短两或者以讹传讹的事情发生。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能清楚地记得是从哪一家具体的媒体网站上面得到的错误信息,但是长期下去的结果是网络整体公信力的下降。?? 第三部分:问题解决 上文提到的问题在整个网站来看也许只是个小小的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小事一桩,需要整个系统的努力。? 1.技术平台的完善?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硬件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日,智能控制和信息处理完全可以由机来解决。例如上文提到的信息冗余,如果人民网内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可以对这一问题合理地解决,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和时间。? 2.管理秩序的建构? 金字塔式的管理曾经是媒体管理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但是信息的层层缺失、错误概率的增加、效率的降低是这种管理模式无法避免的。管理的模式现在谈论最多的莫过于扁平模式——让每一个节点多一点自主决定的权力,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是媒体的特性、的国情、人民日报报业集团的整体体制赋予人民网的管理自由度等等都会对管理模式的构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其他的网络媒体也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在纯状态下来讨论的话,尽可能依赖硬件作常规性的监控,让每一位编辑有尽可能大的决定权,同时让媒体整体的目标定位和风格取向成为不言自明的软规则应该是最佳的管理状态。? 而考虑了实际中的变通可能的话,缺席应该提供一个适量的对失误的允许的空间以及及时的纠错机制。设计再好的软件也会有出错的时候,经验再丰富头脑再聪明的人也会有犯晕的可能,严格的制度的意义不言自明,但是不能假想没有违规的情况发生,所以什么样的制度空间可以让失误最大限度地减少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对不同的人个性的包容和对人际关系的调整等等诸多方面。? 3.人员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再好的经也可能被念歪了”,所以好的管理秩序也需要高素质的人员来实现,可见人员素质的培养很重要。这显然不是单凭一家媒体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整个行业对网络传播特性的认识,行业规范的可行度和力度,职业的实施情况,个人的态度和能力等等都是造就一个合格的网络编辑必不可少的。? 综合看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建设过程,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但是没有理由因为不能立竿见影或者可能会举步维艰就轻言放弃。? 书目:? 1.[美]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依查尔斯·斯坦菲尔德著,龙耘、官希明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陆晔著:《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中信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美]麦克尔·辛格尔特里著,刘燕南、和轶红、朱霖译:《大众传播:与》,华夏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4.[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孟颖、赵丽芳、邓理锋、郑宇虹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注释:? ①在这里,用“信息的接受者”而不是“受众”一词,是考虑到“受众”一词会暗含被动接受、身份隐匿性、缺乏发言权等等的附属信息,而在媒体的意义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三大大众传播媒介的时候,这样的附属信息是不恰当的。? ②文章所在的地址:千龙网〉〉今日要闻2002-6-228:04:32(编辑:沈英甲来源:人民网)。? ③文章所在的地址:科技〉〉科技大观〉〉探索2002-6-2115:01:04(稿源:科技日报)。? ④这4篇文章分别是:①《降息使存款和游资流入股市?长远眼光看降息》(《上海证券报》)②《降息促股市马年开门红》(新华网)③《股市有望开市大吉高开幅度过大须谨慎》(《北京晨报》)④《25日股市盘中现报:降息春风急马年开门红》(人民网)载于人民网2002年2月25日中心首页频道。? ⑤这一数字的计算方法如下:每一栏目中平均每个责任编辑负责的文章数÷这一栏目中出现的媒体总数。数据来源从2002年2月15/25号,3月5/15/25号人民网二级页面中心的首页,范围包括中心首页的头条,以及下设的时政、国际、经济、科教、社会、IT方面的。? ⑥⑦⑧《传播理论》,第51页、第47页、第51页。关于本书的详细情况参看参考书目4。? 大学排名
    上一篇:视野,创造与境界——关于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