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错落中见和谐美文学毕业论文网

2013-06-09 01:07
导读:英美文学论文毕业论文,错落中见和谐美文学毕业论文网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 《达洛卫夫人》 《尤利西斯》 意识流 内心独

  [关键词] 《达洛卫夫人》 《尤利西斯》 意识流 内心独白

  [摘要]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吉尼亚的《达洛卫夫人》两部作品在结构,语言,写作技巧方面都有很多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两部作品在意识流写作手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文艺批评界公认的两位意识流写作大师,而《尤利西斯》和《达洛卫夫人》分别是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也是最为成功的作品。两部作品在结构、语言、写作技巧方面都有很多的异同点。
  
  一、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
  1.在创作结构上
  这两部作品在创作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以一天为框架。《尤利西斯》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斯蒂芬、布鲁姆和其妻子莫莉。故事分别以斯蒂芬和布鲁姆18个小时内在都柏林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为两条线索,把他们过去的经历和精神生活纳入无秩序的流动中分别表现了出来。这样的故事虽然仅仅发生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面,但是它所描绘的是整个的意识和现代经验,它深刻反映了爱尔兰的、、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图景,也反映了整个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被刻画成为一幅“现代人灵魂的全图景”。与之极其相似的是伍尔夫的这部《达洛卫夫人》,故事分别以议员的妻子克拉丽莎和退伍军人赛普蒂莫斯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在6月的一天15个小时内的生活和内心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与《尤利西斯》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2.在写作技巧上
  两部作品除了都具有短暂的时间跨度外,他们又都是出自具有“反叛”精神的勇于尝试的现代主义作家之手,因此也就都很具有实验性和现代性。和传统的注重情节和外部描写的作品相比,“这两部作品都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描写,注重内心写实,都运用了典型的意识流的写作技巧,在这两部作品中都看不到复杂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和环境描写”。最早提出“意识流”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的心家詹姆斯,他说:“意识从来不会被分割成碎块的形式出现,链条或系列等表达方式无法描绘意识的本来面目,意识里面没有任何可以连在一起的部分,因为它流动着,因此用“河流”或者“流水”来形容应该更加贴切,因此我们把它称为思想流、意识流。在《尤利西斯》和《达洛卫夫人》中,人物的心理和意识活动已经不再是一种描写手法,不再是附着于小说情节之上的一种效果,而是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中。人物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活动几乎成为作品的全部内容,而情节则极其淡化,隐退在小说的语言后面。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在作品的含义上
  和形式,写作手法相似,两部作品的含义也很接近,都是描写的战后人们焦躁、恐惧、沮丧的心理状态。《尤利西斯》中的各个人物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布鲁姆是某广告业务的承揽人,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是个软弱而卑微的平庸之辈;布鲁姆的妻子莫莉是个放荡不羁、耽于肉欲的荡妇;而私立中学的教师斯蒂芬则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他蔑视传统势力,精神上无所寄托,抱着虚无主义的态度到处流浪,在这个世界上他感到十分的孤立,只能在酗酒,嫖妓和打架中寻求刺激,他在精神上的困顿和空虚使他苦苦思索,不断的寻求精神之父。小说中的这三个主人公无不是战争的牺牲品,他们经受了战争的打击过后,精神空虚、沮丧、找不到精神的最终去向,只能在混沌的现实中活得庸庸碌碌。

  在《达洛卫夫人》中,作者分别通过议员夫人克拉丽莎和退伍军人赛普蒂莫斯的眼光描写了经过战争的创伤的世界。战争过后的英国资本主义秩序操纵在统治阶级的手中,身为议员妻子的达洛卫夫人却深感到自己自我的缺失和世界的冷漠,她无法融入她丈夫的圈子,却不得不在那个圈子中周旋交际,这些使她陷入一种极端的寂寞感中。和间接受到战争影响的克拉丽莎相比,赛普蒂莫斯是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不同程度孤独、恐惧的极端象征,他在战争中身感灾难的悲怆,在他那迷乱的幻觉中,战后的和平生活依然充满了罪恶和屠杀,赛普蒂莫斯的心理创伤就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上是笔者所以观察到的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但是存在相同点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二者有着很多的差异。

上一篇:试论布莱克《老虎》的修辞艺术效果美文学毕 下一篇:论从一位农妇的追求中看女性文学美文学毕业